第1章 劉氏家族(2 / 2)

“晉人向天子申請,準備在雒水(洛水)和三塗山祭祀,劉公(劉國劉獻公摯)令為父跟隨出兵防邊。此事該當如何?”

難道是假道伐虢?劉項心中猜測,可惜眼下形勢他如同目盲,前身的記憶又喚不出來,隻能萬金油說道:“晉人來此祭祀,必有陰謀。”

“晉人明為祭祀,實乃出兵陸渾國〔注2〕,但這不重要。”劉政搖搖頭,似感覺劉項還沒恢複如前。“我擔心的是劉公欲對我族不利。”

這是什麼情況?劉項難以確定各自關係,這事沒法聊了,弄不好就會出大錯。“孩兒幾日昏沉,竟遺時事。再有前次折戟,孩兒深感學識欠缺,想補時拾遺,再出計策。”

“也好,出兵準備還需數日,從長計議。”劉政看到劉項滿頭大汗,議事也隻能到此。“你好好休息。”又叫來仆人非猴腮說道:“斯留在門外,聽少主吩咐。”

劉項看著劉父走出,沉默不敢多言,他也不知道該說什麼。雖然大多可從身體本能和殘破記憶中得到信息,但劉項還需要時間熟悉了解,剛躲過一關,希望別出差錯。

劉項坐在床上,努力回憶,但怎麼也想不起這身軀的其他事來,反而記起了幾個月都沒見麵的父母,他們隻會在過年春節團聚。不知道現在“自己”和他們是什麼樣的狀態,多希望有一位後世的穿越者穿到他身上,這樣父母不會麵對那可怕的悲劇,還有他們的期待可以滿足。他們能誇誇自家的孩子,而不是別人家的。

“唉!先解決眼下吧!”劉項起身走到台前,上麵擺放著幾卷竹簡。隨手拿起,劉項竟發現無比熟悉,不僅是字能識,義能懂,手握書卷,有如讀過千百遍。《伊尹》、《太公》、《管子》、《周書》〔注3〕一卷一卷看來,擺放在桌台上的書盡是熟悉貫通之感,劉項隻能感歎:“前任真努力啊。”

通過這一卷卷文簡和前身的筆記,劉項明白所處的時代了。齊恒公、晉文公稱霸早已過去,楚莊王爭霸也過了幾十年,似乎將發生吳越爭霸,應該是春秋末期了。

劉項本族是洛邑附近的原劉地周人,在此生活數百年,但是在百年前,王子季被故周天子封食采劉地,建立劉國,被尊為劉康公。從此,原劉人被姬姓劉氏欺壓,雙方矛盾越來越多,如今有被吞並的危險。為了家族傳承,祖父決定向周天子效勞,然而兩代人幾十年的努力,到如今繼承家主的劉政也隻是下大夫,沒有權勢,依舊被欺壓。

現在位的劉獻公是位強硬人物,一直謀求解決劉地不安穩因素。今要求劉家調半數家中男丁,家主劉政便警惕此次命令是否有陰謀。

劉項擺擺頭,可惜自己不了解春秋時周室曆史,不能準確把握這次事件會發生什麼。

“沒有預知,該從何入手?”劉項思索無果,又將注意力轉到那把現代化的短劍。

“此乃削鐵如泥之寶劍也!”劉項看著劍鋒,即不寒氣逼人,也無殺氣驚心之感。不管怎樣,裝還是要繼續裝完的,學著劇中古人,右手執劍,左手指撫摸劍鋒。“好劍,好~哎呀!”卻是劍鋒劃破手指,鮮血不住流入劍身。劉項趕緊指劍分開,準備包紮,忽然腦中傳來信息:

“造物者!”

——

注1:春秋王畿內封國,姬姓諸侯國,公元前599年建立。東周天子掌控洛邑王畿,後來把王都洛邑周圍的城池都分封給了王族子弟和周庭卿士。

注2:陸渾戎建立,在洛邑以南。陸渾戎,炎帝苗裔,西周時居住在鎬京北麵,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年與申候殺“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秦穆公時期,被秦晉兩國遷到洛邑以南,熊耳山東,崆峒山西,伏牛山北的區域。

注3:分別為伊尹,薑尚,管仲所著,為治國安民古籍。《周書》主要記載周王室君臣處政公文,包括牧民之道,措施製度,兵事,祭祀,田文曆法等。內容龐雜,體例不一,性質各異,後被刪減引入《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