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陷於歐洲戰場無力他顧,對於英國的戰略方針而言在遠東地區首要之務就是保衛輸出最多資源的殖民地印度,並將其餘殖民地視為保衛印度的戰略縱深;
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的西藏和雲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進攻緬甸對於其自身來說也有著很多意義,比如孤立中國,以及作為入侵印度的基地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美國軍隊的作用下在短時間內席卷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1942年日本用於進攻緬甸的軍隊大約有6萬人,大大超過英國在緬甸的防務力量。
1942年初,日本侵占馬來西亞後,開始入侵緬甸。1月30日,日軍攻克緬甸東部重鎮,隨後分兩路繼續前進,3月8日,日軍占領緬甸首都仰光。
原本戰爭局麵讓美國很滿意,可是突然間發現英國居然和德國打不起來了,這時美國也是急了,要是英國緩過神來,然後德國又跟蘇聯拚的差不多了,撿便宜的不是英國了?想來想去,美國還是不敢讓德國把歐洲統一了,又是瞄準了日本,發現還真的是好用,這不突然間就可以攻擊英國命脈印度了。在沒有消化東南亞的情況下,日本進攻了卻是將目標對準了印度,這讓英國可以說是措手不及又沒有辦法。
這時英國才是發現,有座山的中國打不過來,反而是隔著海的日本打過來了。德國都不一定能跨過海峽,卻是守不住日本人的進攻了。著急中也是發現中國已經苦苦支撐了十二年了,還很奇怪的沒有打贏戰爭,最重要的是還有兵力出手也是沒有動用。自然,是把心思反正了中國身上。
******對於英國是抱期望的,這種和美國打過的國家,肯定是會對美國出手了,現在他是在等著英國蘇聯騰出手來牽製住美國,好出兵收複失地。
隻是在英國把日本占領印度後的局勢說了一下,******也是不得不考慮一下了,印度可是能夠讓英國撐著跟德國硬幹硬,也就是說,日本占領印度後,就是下一個英國,那樣都不用美國扶持了,隻是美國會讓日本真的占領印度?******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不能冒這個險,萬一美國失手了,就是糟糕了,可是出兵,那麼自己也同樣糟糕。東北軍沒了,湘軍也是在對峙著,川軍是手中的底牌了。美國肯定有辦法讓日本掌握不了印度,它是明白這風險有多麼恐怖的,就像沒有國家會願意中國統一一樣,實在是太強大了,都會出手介入,所以總是四分五裂的。
恒河以北就是你的了。英國密使說道:這是女王親筆簽名的,也有丘吉爾等官員簽字,法律效應隻要你出兵對付日本,這就是補償你的損失。
這麼塊地給我,你英國會有這麼大方,不是一直想要我的西藏嗎?******卻是不相信。
你應該早就猜到美國人的想法了,印度被日本占據就是被美國占據,印度戰後英國應該已經保不住幾年了,給了你你能不能保住就是你自己的本事了。英國人卻是突然說道。
你們現在才發現美國崛起了?
也是遲了,更何況還有更多人不願意相信美國崛起了。
被美國人占領,到真的是會完蛋,可是可能嗎?恐怕立馬都攻擊美國了。是你們要失去了,要我中國填命給你在剝削幾年印度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