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雙十二事變:奉係最後的聲響(1 / 3)

九一八之後,******便是安排奉係挺進陝西,意圖武力控製大西北。而自己則是派遣嫡係中央軍西進四川,武力控製大西南。從名義上控製全國,變成實際上控製全國。

中央軍入川,倒是一切順利,當時主政四川的劉湘最終還是妥協老蔣,同意了中央軍進入四川。而大西北的馮玉祥,張學良卻是沒有交戰,在陝西西安以北,一個叫延安的地方,隔絕了張學良與馮玉祥的勢力範圍。這自然是經曆了長征,從井岡山到達延安的紅軍部隊。

張學良遲遲不進入大西北,反而是耗在陝西,讓******是十分惱火,畢竟這可是用大東北換來的時間,都快六年過去了,日本都要被養肥了,自己卻還遲遲沒有解決內部問題。當時的攘外必先安內,現在卻是兩頭都做不到。在中央軍已經入住四川,湘軍嚴鎮兩廣江南地區,隻剩下奉係能夠出兵解決西北,於是******放下了一個大錯,實際上當他選擇相信奉係能夠解決大西北的時候,他就錯了。應該中央軍入川,湘軍北進陝西,奉係南下兩江。雖然兩廣也不穩,實際上蔡鍔的慎軍,是足以鎮壓兩廣,並不需要湘軍坐鎮南方。當然,曆史上******最終是相信奉係能夠解決西北,隻是張學良不是張作霖,所以會改弦易幟,所以才是麵臨了這個尷尬局麵。

1936年10月22日,******由南京飛抵西安,嚴令進剿紅軍。這個決定,是讓大東北換來的時間,徹底的失去了價值,導致整盤崩潰,這裏,我不清楚到底張學良說了什麼,讓******居然隻身進入虎穴,所以隻能是把這段曆史,寫出來。

1936年12月2日,張學良飛抵洛陽見蔣,要求釋放抗日救國會“七君子”。向******麵報,謂其部下不穩,勢難支撐,再三請求蔣委員長前往訓話,蔣同意赴西安,駐華清池。

1936年12月7日,張學良到華清池見******,再三苦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遭蔣拒絕。

1936年12月10日,張學良帶著白鳳翔見到了******,******正在召開會議,正式通過發動第六次“圍剿”計劃,決定在1936年12月12日宣布******。

1936年12月11日晚,******邀請張學良、楊虎城和蔣鼎文、陳誠、朱紹良等參加晚宴,晚宴期間,******宣讀了蔣鼎文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衛立煌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等換將的任命書。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共任務。

1936年12月11日晚間,張學良和楊虎城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布12月12日清晨進行兵諫。

1936年12月12日5時,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從臥室窗戶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麵,被發現活捉。同時,十七路軍扣留了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邵元衝等人遇難,西安事變正式爆發。

簡單的說,1936年12月12日,西北剿匪副總司令、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當時任職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在西安發動了直接軍事監禁事件,扣留了當時任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把東北扔垃圾一樣扔的人,現在告訴******,我要去守東北。我拿什麼給你守,西北不好,有什麼區別!所以說張學良不是張作霖,正是因為這個,******用他,也正是因為這個,******計劃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