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外麵啥情況?(1 / 2)

雞叫了頭遍,約莫是五更天了。

東方,露出幾片薄如青綃的淺紅。

廚房裏,抓著一根粗大的擀麵杖的武大郎喘著粗氣,翹著腳,用力把麵團在案板上壓了下去,熱氣騰騰的蒸汽熏的臉上濕乎乎的,跟汗水混在一起,濕答答地往脖頸處淌下。

粉末狀的麵粉有些灑在了頭發絲上,有些蹭在了胳膊肘內,顯得整個人有些狼狽。

一邊壓著麵團,一邊想著,若是真的強迫娘子與他同房,落了紅,破了身子,官府的人若是真的登門來查這件事,自己肯定會鐵板釘釘地吃上這口說不清楚的官司。

短時間是不可能了卻了自己的這番心事了。

武大郎遺憾地扭頭望向對麵的二層閣樓。

但他們二人既然已經搬離了清河縣,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陽穀縣,還會有誰知曉那錢大戶做出來的那檔子事?熟人也見不著一個,誰會知曉屋裏頭的女人到底是什麼來曆?

隻要他對別人說,屋裏頭那個女子其實就是他的婆娘,誰還會不信?就這麼時間久了,哪怕他倆的夫妻關係真個是無效的,娘子也可能會依了往日的恩情,半推半就地跟他就這麼過下去了。

哪怕衙門裏頭的人把他逮回去拷問,隻要娘子站在他這一邊,不承認他倆的是一對夫妻,那還能真把他丈脊四十,發配孟州?

再過上個幾年,等那錢大戶對這件事淡忘了,早就不感興趣了,那個時候還愁抱不上大胖兒子麼?

越想這個主意,越是絕妙。

想到這事總算是有個盼頭了,手也不累了,腰也不酸了。

“大郎,你在做什麼呢?”

潘伊憐早就被一樓廚房裏發出的盆鍋相碰,碗勺相激的聲音給弄醒了。

拿人手短,吃人手軟。

既然在人家屋簷下暫居,那就得手腳勤快一些,有力出力,在武大郎做饅頭,也就是他口中的炊餅的時候,幫個忙搭個手,捏個麵團,刷個蒸鍋,添把柴火什麼的。

她胡亂套了一件桃紅綿夾襖和淡青綿長衫,剛走下樓,就看見武大郎一臉魂遊天際的表情壓著擀麵杖趕著木案板上的麵團,那擀麵杖都歪到案板底下去了,連帶著麵團也被東一團西一團地壓的亂七八糟。

“啊?啊!哦,哦!”

武大郎連忙將溢出案板老遠的麵團給卷巴卷巴地卷回了案板的正中央,占了點點柴灰的麵團表麵被卷在了內側,趕了幾下之後便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潘伊憐無語地望向了已經翻出魚白肚的天空。

雖然自己並不期望武大郎將“潘金蓮”救回來,但這畢竟是一件恩情。

要不臨走前給他來一段小小的指點,讓他在往後沒有了她的陪伴下發家致富奔小康,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大郎”

“啊?”

“你做炊餅做的這麼熟練,有沒有想過額外再做些菜饅頭肉饅頭之類的出去賣?賣餡饅頭應該比賣白麵炊餅更來錢吧”

武大郎不好意思撓了下頭。

“嗯,炊餅一般是二文錢一個,青菜餡饅頭要四文錢,而肉餡饅頭更貴。不過俺,俺倒是做過幾次青菜餡饅頭,但是買過的都說難吃死了,叫俺別再胡亂生出旁的心思,隻管做好炊餅就是了”

“這樣”潘伊憐隨口應道。

原來這武大郎也不是一個不會變通的死腦筋,既然賣不出去的原因是因為味道差,那就得由她親自確認一下,是真的味道很差勁難以入口還是因為有人唯恐武大郎搶了他們的饅頭生意,故意說給武大郎聽的。

她沉吟了片刻,一邊在往炊餅籠子裏裝蒸好的炊餅,一邊囑咐著武大郎,要他賣完了炊餅,再采購少許的芝麻,油菜,萵苣,薺菜,還有蔥,薑,胡椒粉之類的調料,說是忽然想讓大郎嚐嚐自己的手藝。

他若是做不好,就讓她大發善心地教教好了。

隨著外頭“炊餅,新出鍋的炊餅”的叫喊聲越走越遠,潘伊憐插好了門閂,簡單吃了幾塊糕點填了下胃,便進了武大郎的居室,開始翻箱倒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