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金雀高飛(一)(3 / 3)

高遠君想,這事聽夫君太上皇帝元善見說過,她的兄長齊王高澄並未有異議,應該是同意的。想必齊王妃元仲華也不能公然拂逆。

這時聽外麵有聲音,還以為是齊王妃從仁壽殿回來了,覺得好快。卻突然見殿門大開,奔入幾個宮婢,個個麵色慌張。不及到近前便大呼道,“殿下,高王來了。”

高遠君已經是格外敏感,隨之變起身,喝問道,“齊王妃可來了?”

宮婢們紛紛搖頭說不知。

再不及多問,殿門已經全都是人。

鄴城城門外,遠遠便看到煙塵滾滾,大隊的人馬席卷而來。守在城門口的將軍努力張望,不知道來的是什麼人。

高澄一馬當先地衝到城門口,並不下馬,用鞭子指了指城門,隻吩咐了三個字,“開城門。”

那將軍看到馬上的人身著白袍,頭戴逍遙巾,一時疑惑了。又見他身後來大隊人馬都停在他身後虎視眈眈地看著他,便喝問道,“汝何人也?”

高澄身後的劉桃枝忍無忍帶馬上來,一鞭子便抽過來,怒喝道,“齊王入城有要事,還不快開城門!”他心急如焚,以為這必是高洋設置的障礙,看樣子高洋已經先把鄴城掌控在手了。

如果鄴城和魏宮都落在高洋手中,那麼高澄便岌岌可危。劉桃枝生平之願便是忠武公高敖曹報仇,如果不能保住高澄,還談何報仇?

沒想到那將軍促不及防挨了一鞭子反倒大大鬆了口氣似地,如釋重負般跪拜,極爽快道,“末將奉孫太保之命在此守城門。孫太保有命,若是齊王來了,立刻開城門放行。末將及所屬部從全聽憑齊王調遣。”說罷便吩咐立刻打開城門。

劉桃枝也頓時驚訝了。

高澄眼看著城門打開,他並沒有驚訝變色,平淡吩咐道,“宮中宴飲,孫太保不過是謹慎而已,不許驚憂城中庶民。本王亦不需許多人。隻是關閉城門,嚴防出入也是對的。”

齊王的意思那將軍是聽明白了。聽說不過是宮中宴飲,也不那麼緊張了。他非常聰明地在齊王的人馬進門後又關閉了城門,遵照吩咐“嚴防出入”。

高澄的吩咐已經有些遲了。鄴城已經是亂作一團。不是天降災禍就是有人作亂,總之是庶民不得安生。鄴城是高澄從少年時開始輔政,用心經營起來的都城。他從未曾想到過鄴城也有這樣現出敗象的一天。這讓他格外不能容忍。

高澄遣人去找孫騰來。鄴城亂象不定,他如骨鯁在喉一般不能安心。

幾乎是馳馬飛至齊王府。大門緊閉,門外冷清,未見什麼異常,就是氣氛格外異常。

高澄飛身下馬大步上前。劉桃枝竟沒追得上來。高澄不及叫門,一腳踹去,大門應聲而開。他這時心裏墜得厲害,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受了驚迎出來的仆役本來是又驚又怒,但見是郎主回來又意外又驚喜。可不等上來行禮,已經被急步入內的高澄一把拎住了問道,“王妃呢?”

仆役向內指了指。他隻是府門口供驅使的雜役,並不知道內宅的事。並且他之前不當值,也沒有看到王妃元仲華已經出府入宮去了。

高澄卻不知道這其中的緣故,他見仆役往內指便一顆心落了地往府內深處走去。直趨內宅,迫不急待。

一直到後宅,忽見月光的奴婢鸚鵡迎麵走來正不知要去哪裏。

鸚鵡看到郎主居然回來了,急急切切奔此而來的樣子,便以為他是要去找公主,忙迎上來施禮回說公主入宮去了。是太上皇後頻頻相邀,而且今日多有命婦入宮。不隻是太上皇後,連高王府中王妃也曾命人來相問,問公主今日是否入宮。

說到高王妃高澄不能不想到高洋。因為李氏和月光素無往來,為何要問她是否入宮?不知道高洋又是什麼主意。

驀然想起鄭大車慘死,高澄心裏頓時一激靈。他匆匆回府來難道是中了聲東擊西之計?高洋難道是要用月光來要挾他?他心中之惶惶仿佛在這一刻找到了因由。也不及細想,又立刻返身向外而去。

那仆役指王妃在內宅,想必是一時無恙。想起長社城外月光不顧己身衝入城中,他絕不能負了她。他雖未娶她為婦,也不能再讓她像鄭大車樣為了他生出意外。

魏宮,就是龍潭虎穴,他今日也必然要去。

等到再馳馬在鄴城街頭時安靜了許多。剛才的亂象乍然消弭。這種安靜裏醞釀著一種不安定。

終於到了闕門,遙望闕內重重宮禁,他其實並不覺是龍潭虎穴,他也是布局很久了,不相信真的會出什麼大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