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天氣突然變化,並沒有人在意,隻是看樣子似乎雷陣雨即將來臨,工地也就此提前停止作業。
淩風華手掌明光將地下黑暗刺破,光滑的石壁映入眼簾,也發現這並非是地下洞穴,而是甬道,“之前意識探查並沒有發現地下有材質如此好的石頭,看來這裏比想象中的要神奇。”
出於對新事物的好奇,同時也是抱著一絲僥幸,希望能夠在石壁上發現什麼神秘銘文,比如通天功法什麼的,但石壁光滑如玉,隻是透著不同尋常的氣息。“果然是想多了,畢竟是小說,一切都是為主角鋪路,我傻傻的心中竊喜做什麼?”
不過以世界的共通性,相信甬道的盡頭應該是一座神秘洞府,裏麵或許有自己需要的東西,想到這裏,淩風華以最快的速度延著蜿蜒甬道向深處行進。
外界此時已經是天昏地暗,狂風呼號,飛沙走石,閃電在空中交織遊走,見慣黑雲蔽日的村民,此刻也覺得今天非同凡響,“今天這雨是有多大,從沒見過這麼厚的烏雲!”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了一個小時,還是沒有半分下雨的意思,但天空中的烏雲卻越加厚重,給人近在咫尺的既視感,閃電則是更加瘋狂,是不是劈落空曠的工地,讓人一陣膽寒。
身處雲層範圍內的人們或許沒察覺到異樣,但在範圍之外有人無意間發現此方位的雲層有些過低,“這麼黑的雲,還這麼厚,這麼低!”遠遠看去都覺得那片區域要被吞噬一般,而且有種錯覺,這雲層越來越厚,還在下壓。
出於隨流心理,越來越多的人順著第一人的眼神發現了神跡,“那裏不是鎮口嶺方向嗎?怎麼會有那麼厚的烏雲,太可怕了!”人們分分拿出手機錄像發微信,朋友圈,甚至微博,嗅覺敏銳的媒體已經第一時間前往烏雲方向。
而淩風華此時終於在快要放棄之時看到了希望,甬道下一個彎口出現了明光,證明自己一個多小時的努力沒有白費。
不多時,一座古老石門出現在前方,甬道兩邊共八尊雕像,雖然形態各異,但都有共同之處——掌托拳頭大小的夜明珠,本以為已經近在咫尺,勝利在及,然而十米之處卻有一股力量壓迫而來。原本平滑的石門也浮現出錯亂複雜的圖案,密密麻麻的符文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如若不是淩風華意識凝練,怕是要被這符文放倒。
當淩風華到達此前十米距離時,天地完全陷入一片黑暗,飛沙走石,電弧肆虐著大地,人們瑟瑟發抖的躲在屋子當中,而在這片區域之外,晴日當空,所以烏雲所在區域顯得格外刺眼,心生好奇的人們紛紛駐足觀望。
縱橫交織的電弧讓他們分外驚奇,不少人錄下一段發微博或者朋友圈,打趣道,“這是哪位道友在渡劫?”對於媒體來說,這更是不可多得的素材,驅車前往烏雲籠罩所在方向。
淩風華一點點的解讀符文,雖然隻有一個石門那麼多,但是解讀幾百個符文之後,他震驚,簡短的幾百字已經告訴他龐大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可以說是驚世駭俗,似乎講述了地球的前世今生。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淩風華加快了閱讀速度,由於過於專注,並沒有發現周圍的變化。如果他稍微注意,便會發現八尊雕像神情姿態已經發生了變化。
對於地麵上烏雲籠罩範圍內的群眾,眼睜睜的看著電弧轟擊地麵,而範圍之外的人,發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烏雲的高度比之前低了許多,之前明明遙不可及,此時似乎僅有百米之遙。
網絡上已經開了鍋,各路專家各顯神通,有神論和無神論吵得不可開交,當對於國家政府,這種現象被列入危險天災,發出紅色預警,成立調查組,需要統計傷亡人數,財產損失。更有甚者已經組織祈禱求福,逝者安息。
隨著時間的推移,淩風華已然全然掌握符文這一奇怪的語言,閱讀起來毫無障礙,外界烏雲已經完全接觸地麵,可以清晰的到範圍內,電弧撞擊物體的聲音。
“我的天,好可怕!”
“這位道友是要成仙吧!”
“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淩風華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將符文全部讀完,石門化作雲煙,八尊雕像化作流光鑽進其身,一步跨進洞府,忽而一陣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