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章 閱卷如翻書(1 / 2)

“這一點我早已想過!”馬景話畢,印陽便看了看其他幾人。杜賀與薑家兄弟都是猛將,卻不攻於謀略。杜賀雖然通曉兵書,可是對於權謀之策,未有涉獵。薑岩雖然聰慧,可是卻隻能掌握局部,無法顧全大局。花風亦是如此,杜堰更是沒有任何經驗,他的武學天賦讓人心驚,這一段時間來,將黑鐵的槍法以及薑家兄弟、杜賀、花風的武藝都滿師學去,黑鐵的內功心法更是被他修煉到了巔峰,此刻即便是黑鐵也遠非杜堰的對手。可是杜堰對於行軍布陣,卻總是無法掌握,這也是印陽說他隻可未將,不可為帥亦不可為明主的原因。

印陽頓了頓,繼續說道:“收降了這七萬兵馬,我們即刻遠攻夷陵五州。秭歸城有長江天險可據守,可是畢竟城小地脊,而且夷陵城也是一座千古雄城,其下五州更是富碩幅員遼闊,乃是我發休養生息,養兵立國的最佳地點,同時我決定即刻在此立國,定都夷陵城!”

“立國?”杜堰聞言眼睛一亮,杜賀等人卻驚訝的站了起來。

“定都夷陵城?嗬嗬嗬,軍師這一步棋,妙哉妙哉!”馬景聽印陽說完了話,先是一愣,隨後便歎服的笑了起來。“不過夷陵城卻也是一座堅城,軍師既然以此計,將夷陵五州的兵馬全部調去夷陵城,兵馬雖然沒有十萬,卻也有五萬左右,軍師有把握拿下夷陵嗎?”

“我既然敢說定都夷陵城,將夷陵五州的兵馬聚集在一起,自然有十分的把握。即便高季興及時派遣援軍,我也能在他趕到夷陵之前,攻克夷陵城!”印陽自信滿滿,道:“屆時高季興的兵馬長途奔襲,必然軍心疲憊,無法入夷陵休養,加上軍心恐慌,我們亦能一舉將之攻破!再乘勝追擊,即便一時間無法打下荊襄九郡,但是也能收服荊南大半的疆土,高季興則困守荊州,已是甕中之鱉。”

“至於湖南馬殷,因為本是後梁楚王,一直又未對李存勖稱臣,李存勖早就看不順眼。漢王王建占據西蜀,一直對湖南等地虎視眈眈,馬殷絕對不敢出兵來攻。王建此人反複無常,先為蜀,五年前又更為漢,李存勖攻蜀則又改為蜀,此時乃是春秋時順,他也不會出兵來打,我們完全不必擔心!而趙樂宏攻下了幽雲十六州,與北契丹聯軍南下四處攻城掠地,李存勖自顧不暇,也不會插手荊南這一隅之地,我們就隻需要擔心高季興與楊吳了。”

【王建903年,受唐封蜀王。907年,稱帝,國號蜀。917年,改為漢。925年,為後唐所滅。928年,複為後蜀。因為曆史的改變,導致了李存勖攻蜀的失敗,王建永葆西蜀,故而與923年複為西蜀。我說的。】

“吳國?據末將所知,吳王楊溥膽小如鼠,應該不敢出兵征討才對?”馬景一聽印陽討論了天下大勢,唯獨將矛頭指向了吳國,深知楊溥為人的馬景不由得有些不以為然。

“我擔心的不是楊溥,而是徐知誥父子。吳國的軍政大權都掌握在徐知誥與其父徐溫之手。徐知誥原名李昪,乃是先唐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後裔,唐朝滅亡,家族不複昔日光采,甚至李昪本人已成為孤兒,為楊行密於爭戰中所擄,並收為養子,而楊行密諸子不能容,遂將其給予徐溫,並改名徐知誥。徐溫膝下無子,因此對徐知誥相當溺愛,比於親生亦不遑多讓。而徐知誥此人野心勃勃,早已心懷天下,荊南故變,徐知誥必然率兵來襲。”

“徐知誥?好像徐知誥在幾個月前無故失蹤了,至今未有下落,可能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