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老王的兒子不姓王,咋整?(1 / 1)

老王的兒子不姓王,咋整?

10月份,一則“子女可不隨父母姓”的消息重磅砸來。姓氏代代相傳,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老王的兒子當然要叫小王,隔壁老張的女兒也理應該叫小張,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上立法機關解釋:中國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母姓,但若有正當理由的也可選取其他姓氏。

難道以後隔壁老張的女兒真的可以改名叫“夏洛特藤井惠思密達”嗎?難道老王的兒子也真的可以改名叫做“愛新覺羅王中王”嗎?想想都覺得激動呢。

子女可不隨父母姓之後會怎樣?

案例一

老王帶著兒子小王外出遇到隔壁老張,老張問老王:老王,聽說你兒子改姓張啦?

老王:是呀,他現在跟你姓了。

老張:哈哈,那這個幹爹我可做定啦。給,兒子,這是紅包。

小王:幹爹好。

結果老王越看越覺得兒子跟老張長得很像。

案例二

兒子:粑粑,麻麻,我是你們充話費送的吧?

粑粑麻麻(很驚奇):為什麼這麼說?

兒子:粑粑姓王,麻麻姓張,可我為什麼姓李啊?我肯定不是你們親生的。嗚——嗚——嗚——嗚——

其實以上案例在實際情況是很可能發生的。萬幸的是,草案指出的子女可不隨父母姓是有條件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才可以和父母不同姓。

情形一

選取其他直係長輩血親姓氏。這個通俗一點說就是你還得跟親生父母姓。

情形二

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這個簡單一點說就是你得跟養父母姓。

情形三

有其他正當理由。可是,什麼是所謂的“正當理由”呢?姓“苟”的,嫌不好聽,可申請改姓“句”;那姓“朱”的,想改姓“未”,是正當理由嗎?這部分還有待商榷。

自由選取姓氏的口子開得有多大,國家可是沒有給出明確指出的,所以子女可不隨父母姓後,跟誰姓、姓什麼,還是一件未知的事兒。你也改,他也改,那是不是會出現龐大的複雜姓氏的人群呢?像第五、九百、多子、王人這種特別稀有的複姓,會不會鋪天蓋地而來呢?(文\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