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一)

天生異象,乾坤驟變;海河倒流,日月齊現。

古有善卜易者名三慚,以異象推演知曉有一天諭將現,並誡門下弟子誓守其言。

然其弟子眾多,品行參差不齊,更甚有心懷叵測之人將其泄漏於眾。

此言一出,天下大亂。武林豪傑皆四處尋探,更有皇室之人派兵,欲將其占為己有。

慚大怒,斥其弟子罪責,欲加以刑。孰料其弟子心狠手辣,以毒下飯滅殺三慚滿門。

其弟子深得三慚真傳,以占星卜日之術終得天諭。眾豪傑聞之,勢討要所得。

然數載過後,仍不知天諭所蹤。眾人惑之,視其為謠,風波終定。

《上古書-天諭》

(二)

窗外廝殺打鬥之聲不斷,一灰袍漢子落寞的癱坐在牆邊,在他的旁邊有一酒壺倒在地上,任由酒水從酒壺裏灑出來。此人神情古怪,看似痛苦卻還參雜著一絲不解。然而最讓人感到詫異的,是他的頭發竟然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斷的變白。

“師傅,既然你已經傳授了他們無上法陣之術,又為何要傳我如此詭異,蠶食心性的功法讓我以硬碰硬,同門廝殺?”這灰袍的漢子若癲似狂的喃喃自語道,“您臨終時叮囑我的話,到底是為了什麼?”

(三)

寧王朝,囚龍嶺。

此時的夜如被墨潑過了一般,泛泛天空沒有一顆星星,唯有的下弦月也是暗淡無光的出奇,任由它肆意的揮灑,也無法將皎潔的月光照耀在大地之上。

“沙沙......”

一毫不起眼的密林之中,原地鼓起的一處土包竟然有了微微隆起之勢,惹得其上覆蓋的樹葉沙沙作響。

“額,好辛苦啊......”一沙啞的如烏鴉般的聲音從其中傳出。

隨著聲音的傳出,其土包看上去好似收力一般微微的降下去了幾分,隨後便有一物從其中猛地坐了起來。

土包內之物是人無異,但夜色較黑,也不知其到底長了個什麼模樣。

“嗅嗅......”那人坐起身後,便像狗一樣不斷的向四處空氣中不斷的嗅著。過了一會之後,這人才滿足的站起了身來,尋了個方向漸漸走遠。

“唉,竟然活了這麼久,失算,失算。”

(四)

不知是何年何月,亦不知是何景和何辰,故事,仿佛都是從“沐春”開始的。

所謂沐春,其實是後來人稱呼五年前的政變的,之所以是叫做沐春,一是因為這場政變發生在春季,二是因為百姓在這場政變後生活的改善,仿佛如沐春雨。

當時的中王朝,王君昏庸無道,汙吏橫行,百姓民不聊生。終使正派武林中人群起反之。

後果可想而知,中王朝不得人心,很快,起義軍就攻到了皇宮。

可最為不解的是,起義軍卻沒有殺了皇帝改朝換代,而是隻殺了皇帝的七弟——攝親王。

而也正是這件事以後人們發現,當權者仿佛換了個人一樣,擁軍愛民,一派仁君的風範。

沒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因為這次的政變,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改善,也就因為這次政變、天下人都知道了“萬鈞門”這一個門派。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以萬鈞門為首,皇族為輔的軍隊,浩浩蕩蕩的開進了鬼哭穀。鬼哭穀不敵兩方精兵,最終鬼哭穀滅。整穀三天血流不盡,穀主鬼哭子等少數幾人不知所終。

萬鈞門成為了護國門派,中王朝穩坐江山,一片其樂融融。

兩年後,萬鈞門門主萬子豪山林中狩獵偶遇盜賊劫一馬車,解救之下遇到一女子。

該女子姓薑,名淑月。二人郞有情女有意,喜結連理。

同年,喜得龍鳳胎,萬門主好生得意,大擺宴席、宴請八方。

門中上下歡喜衝頭,疏於防範,竟進了歹人。打暈了獨在房中的薑淑月,擄走了小公子。

萬門主喝醉了酒回到房中,見愛子不知去向,妻子也被人打暈在地,猛的醒過酒來,慌亂中差人去尋。

眾人在離萬鈞門不遠處的小河旁發現了一嬰兒無頭屍體。萬門主看其裝扮,確認為自己的兒子沒錯,痛哭流涕,抱著兒子的屍體回到了萬府。

本來一件好事,現在卻成了一件喪事。看著滿堂的裝飾的紅綢,萬子豪的身體仿佛被掏空了,呆呆的站在了正堂裏。

這時,薑淑月在下人的攙扶下走進了正堂,看到了萬子豪的模樣,顫抖的抓住了萬子豪的胳膊“老爺,孩子呢?”萬子豪沒有說話,臉上卻掛著兩行清淚。

薑淑月一見此狀,再也忍耐不住,聲嘶力竭的嚎哭了出來。整個萬府,都被這嚎哭聲籠罩了。

事情仿佛流水般的過了幾年,沒有動蕩,沒有天災。仿佛大同社會一般,百姓安居樂業。可是,事情真的就這樣結束了麼?當然沒有。

暗流,才剛剛湧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