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大宋雙鳳(2 / 2)

不過,向皇後的五色醫護營辦得有聲有色。原因沒有其它。四大學府教育製度,是沒有男女限製的,女孩子同樣可以考大學,靠入四大學府。不過,女孩子考上大學的人比較少,很多都是中學一畢業,就進入了工坊做工,或是回家嫁人務農。

這個時代,女子十四歲就得嫁人,不然很可能嫁不出去。受風俗和家庭的影響,中學幾乎是女子的最後一站。大學中讀書的女子太少了。趙頊也屢次要求政事堂下令規定女子不過二十歲,不準成親,更是要禁止娃娃時就定親。

可是,政事堂認為這些都是小事,不願違背風俗,硬要通過法令幹涉。他們認為女子早點嫁人,早點生兒育女才是正事。後來趙頊發怒了,政事堂才通過了法令,規定女子不過二十,任何婚書都作廢,不被官府承認。但是,因為政事堂不以為意,沒有督察推行的結果,最後導致推行得不是很好。

然而,好歹也出了法令,還是有一些女子考上了大學。大學卒業後,她們很多人堅持自立門戶,自己打天下,經過一番奮鬥,倒也有一些人娶了麵首,登記了主戶,成了女官人。

向皇後的所作所為,得到她們的支持,許多大學卒業後,生活不如願的女子都加入五色醫護營,算是有了自己的事業。向皇後,風頭壓過了李佩玲一個頭,李佩玲不服氣了。

後來,李佩玲拿天下第一樓的錢資助向皇後的事業,才挽回了人氣,得到天下女子的尊重。向皇後與李貴妃,被稱為大宋雙鳳。

趙頊不願理睬她們,整天和孫尚芳膩在一起,既造孩子,也照顧孩子。向皇後倒是很識趣,沒有想過找兩宮和趙頊支持。但李佩玲就不一樣,先是到兩宮前大獻殷勤,希望兩宮太後能支持她,碰壁之後,又來找趙頊了。

“不去不行,不去吃拳頭。”李佩玲叫囂著。

“朕是打不過你,青木和尚,給朕點了她的穴道。”趙頊大叫起來。

“啊!不要。”見青木和尚走進快速跑進福寧殿,李佩玲大叫道。

“是慧姐讓我來的。她的光明館要開張了,聖上不去給她壓壓陣,外麵的指責那麼多,慧姐會撐不下去的。太母娘娘、聖母娘娘也會去的。”李佩玲見青木就要動手,急忙說道。

“好吧,青木,你退下。”趙頊淡然說道。

青木說停就停,飄然而去。

“嚇死我了,嚇死我了。聖上身邊怎麼總有這麼些怪胎?”李佩玲拍著胸脯連連說道。

“沒有怪胎,別說被你欺負。朕總是跑東跑西的,還不被人謀害了無數次?”趙頊瞪了李佩玲一眼,接著又說道:“你說太母娘娘和聖母娘娘也回去?”

“是呀!快走,太母娘娘和聖母娘娘已經去了,再不去,你就趕不上了。”李佩玲急切地說道。

趙頊急忙換了一身禮服,急匆匆地和李佩玲打馬出了皇宮。好久沒有在上京城溜達了,上京城變了很多,最大的變化是人多了,大街上摩肩接踵的。

不同膚色的,不同樣貌的外國人多得是,趙頊仿佛來到了後世的大上海。不僅樣貌不同,衣服的款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趙頊專門針對來大宋的外國商人下了三大禁令,禁胡姓,禁胡言,禁胡服,但是,即便是大宋,新款的衣服也很多。趙頊一身袞黃龍袍高冠禮服,站在大街上,就像是個古代人。

百姓們不時的朝趙頊看來,不知道是沒有見過皇帝,還是嘲笑趙頊老土。趙頊親民,大部分的上京百姓是認識趙頊的,況且在宋朝,皇帝出個宮,如果皇帝不考慮安全問題,是不用喬裝打扮的,百姓也不會沒見過世麵一般跑過來看。

“聖上。”很遠,蔡京就迎了過來,拱手見禮。

“元長莫灰心,你比朕還小一歲,會有拜相的那一天的。”趙頊見蔡京風塵仆仆的樣子,以為蔡京受了很大的打擊,不由得安慰道。

蔡京見趙頊很親切地叫他的字,心裏頭感動,拱手說道:“是微臣做得不夠好,辜負了聖上的栽培。”

“元長,你我君臣年齡相仿,我們的君臣路還長著呢?朕看好你。你不會辜負朕的。”趙頊拍了拍蔡京的肩膀,接著又說道:“元長怎麼搞成這麼個樣子?”

“京城人口多,人流量大,以往一夜一掃是行不通了,聖上你看,都髒死了。這是帝都,弄成垃圾場,會被外國客商笑話的。”蔡京摸了摸額頭上的汗,解釋道。

看著蔡京摸了一把汗,額頭上帶出了一個長長的白色印痕,趙頊笑道:“那也用不著你這個知府親自打掃吧?”

趙頊心中好笑,難不成你蔡京還真想把上京弄成後世的上海不成?要知道,這個時代,西歐各國一個一萬人的城市都是糞便圍城,據說,歐洲人發明了高跟鞋,就是為了防止貴婦們出門踩到屎,淹沒了腳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