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戰局變化(1 / 2)

當趙頊回應仁多零丁的時候,其它人才反應過來,連忙齊聲說道:“我等有信心,必定給交趾一個慘重的教訓!”

一個時辰的功夫,出征的人馬登船完畢,黃埔港碼頭號角齊鳴,同時響起了數聲號炮。這是童文江他們弄出來的新儀式,果真給大軍出征增色不少!那些送行的人們站在碼頭上麵頻頻向船隊揮手告別,心裏暗暗祝願遠征軍能夠旗開得勝!

一支多達數百條船的大型船隊追隨著一條外形格外龐大彪悍的神舟,緩緩起錨,離開了黃埔港碼頭,碼頭上彙集的百姓還在為他們呐喊送行,趙頊站在船頭,望著大宋百姓激動的神色,心情也頗為激蕩不已。

對這支遠征軍來說,這是第一次走海路對外征戰。雖然規模上比不了陸地上的大軍,但是他們知道遠征軍才是這場戰爭的主力。或許以前水賊與水兵,都拉鋸過,打過不少仗。但那些不是國戰,而這次卻是要去真正地對付一個國家,要說心裏沒有一點激動加忐忑的感覺,那估計也不可能。

對於百姓來說,大宋已經上百年沒有主動對外征戰過了。這次為了五百普通商人,官家竟然領兵親征,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如此真正看重百姓的皇帝,百姓都在祈禱官家能夠得勝還朝!

如果趙頊親征大勝,那麼就能進一步鞏固皇帝的威信,就能震懾所有可能的反對變法之人。為了這次南征,趙頊更是花了一千五百萬貫的巨資,把這支遠征軍武裝到了牙齒。兩百艘戰船,近千艘大小貨船,一行船隊浩浩蕩蕩地駛出了黃埔河口。然後集體在龍舟旗艦的率領下,轉舵南方,揚帆駛去。

“聖上!我軍南征,怎麼還有這麼多貨船隨行?”李常一直沒有搞懂趙頊出征口號的意思,看著後麵跟著的那些商人的貨船奇怪地問道。

“李卿家可是這支遠征軍的總督,這樣的事情,應該是朕問你才對吧!哈哈哈!”趙頊笑著拍了拍李常的手臂。

“李總督,我們這次遠征,主要是為了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呀。絲路一通,不就要做買賣了嗎?”肖一遠笑嗬嗬地說道。

“和誰做買賣?兵荒馬亂的地方,也能做生意?”李常疑惑地說道。

“當然是和遠征軍做生意了。到時候搶得太多,我軍人數又少,怕是看守不過來,正好賣給那些商人。嘿嘿。”白波浪奸笑道。

“哈哈哈。”四周眾人都跟著一起大笑起來,還是這樣的感覺爽,既然去打交趾不是為了吞並他,就不能隻是教訓教訓他們就回來,當然是要先搶光他們交趾人再說!

“哼!你們這群水賊。賊心不改。”李常憤怒地罵道。

“李總督,不搶的話可是瀆職哦。”肖一遠笑嘻嘻地打趣道。

“到時候,咱們都大賺了一筆,李總督可不要眼紅哦。”白波浪接著打趣道。

“你們,你們。哼!微臣身體不適,先回臥艙休息了。”李常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臉上憋成了紫青色,接著又對趙頊拱手說道。

“嗯。李總督休息去吧。”趙頊忍住了笑,揮手說道。

待李常走後,趙頊又接著笑道:“不要看李總督是個文人,但懂得用計。這不養精蓄銳去了,到時候也不一定搶不過你們。”

“哈哈哈。”眾人盡皆大笑不止。

船隊一路沿海岸線南下,海風吹拂著,桅杆上麵的宋字金龍旗獵獵作響,沿途近海捕撈的大宋漁民看到以後,紛紛讚歎不已。

“父親大人,你看,官家又出征了!”一艘漁船上,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目不轉睛地看著遠征軍龐大的船隊向他的父親喊道。

“是呀。聽勾欄的說書先生講,因為上次官家平定了東海水賊,我們才能安心地出海打漁。但廣南路的邊民時常遭交趾掠奪,官家應該就是去打他們了吧!”一個壯漢漁民也顧不得捕魚,站起看著遠征軍的船隊說道。

“才不是呢。魏先生說了,官家這是為了打通海商絲綢之路。我們家能夠允許出海捕魚,是因為官家下旨全麵開通海岸,引導漁民出海捕魚。我們家這條新船不就是官府給的嗎?”小男孩不同意壯漢的話。

“你這小子,這船又不是白給,要分期還錢呢。捕魚吧。”壯漢計劃著努力捕魚,爭取兩年內把船錢還上。

“要是我也能在那條大船上就好了。”小男孩看著趙頊所在的那艘龐大的龍舟說道。

“要想上那條大船,你就得用功讀書,考上大學。”壯漢鼓勵道。

“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小男孩憧憬道。

“還一定呢?要考上大學,就該待在家裏好好讀書。沒事非得跟來學捕魚幹嘛。明天不準來。”壯漢罵道。

“先生說了,光讀書隻會成為書呆子,要學到真的學識,還要去生活中領悟。學堂一旬兩天假,先生給我們的作業就是捕魚。”小男孩不服氣地說道。

船隊航行半個月,在泉州和廣州打了兩站後,終於抵達了嶺南的瓊州(海口)。遠征軍將在這裏再次集訓一個月,適應一下瘴癘之地的氣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