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在汴京時,弄得汴京天天像打仗一般緊張,無論是大臣還是士兵都非常沉悶。害怕趙頊突然就巡視到他們那裏。汴京許多的王公豪族也害怕趙頊借擾亂汴京之言,上門抄家。這些事情趙頊在巡視汴京時,做了不少。算來,好像直接砍掉過十幾個瀆職官員和在胡作非為豪族子弟的頭,還以貪汙罪名,抄了幾個官員的家。想想,趙頊的作為,還真是讓人膽顫心驚,和後世黨國的白色恐怖有得一比。
“聖上,上京分為兩個部分,分立黃埔江東西兩岸。東城是工坊商貿之城,所有的作坊都是建在東城,分為六環,中心三環都是商人的店鋪,外三環,東邊是作坊,西邊是工人住宅。東北角大部分是貨倉,外接黃埔港,是財貨的集散地。”見趙頊點頭,蔡京拿起一根木棍指著上京布局圖為趙頊詳細地講解著。
“作坊有多少家?”趙頊隨口問道。
“一千六百八十二家,目前還在增加中。按聖上的意思,兵器生產作坊,都給商盟的人經營,有火藥生產作坊、火箭生產作坊、炮車生產作坊、青龍刀生產作坊、甲胄生產作坊、弓弩生產作坊等,總共七十八家。還有商盟李總裁的白琉璃生產作坊、玻璃鏡生產作坊。造紙作坊、印刷作坊、造船作坊等,總共一百六十六家。各種紡織作坊最多,有麻紡織作坊、絲紡織作坊,棉紡織作坊等,總共六百八十二家。剩下的,就是其它五花八門的作坊了。”蔡京一邊介紹,一邊用木棍指名在地圖上哪個位置。
“嗯,不錯,安排得很好。”趙頊順口稱讚了一番。
“西城是主城,布局和汴京差不多。中央是皇城。內城全部規劃給四大學府辦分府,各占一角。東北角是文明學府,西北角是天工學府,西南角是衛國學府,東南角是濟世學府。除了四大學府之外,各級大學、中學、小學、蒙學的院校學堂也分布在內城四大學府周圍。內城成了讀書人的地方。”蔡京繼續說道。
“這些都建好了嗎?”趙頊見蔡京講了這麼多,不由得問道。汴京那邊的君實書城,在趙頊離開汴京時,才完成一半不到。
“政事堂下撥的錢太少了,商人們讚助的也不多,現在隻建了一成不到。不過,現在上海府的人口隻有兩百萬,上京的人口隻有三十萬,建好的一成也足夠用了。”
“朕要在上京再設一個政事堂,協助汴京政事堂統籌流求開發事宜。蔡卿家就政事堂的首輔好了。”趙頊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謝聖上隆恩,微臣必當鞠躬盡瘁,以報聖上知遇之恩。”蔡京跪伏在地,激動地說道。
蔡京,時年二十四歲,比趙頊大一歲。還未中進士之前,在老家縣衙門做小吏,是趙頊讓王安石找過來的。熙寧三年二月,蔡京中進士後,直接被趙頊提拔為上海知府。
“好了,起來吧!上京政事堂的成員,你舉薦一些人,最好從東城的作坊主中找幾個人。”趙頊在思量著政事堂成員的人選問題。
“是。聖上。”蔡京大喜,讓他舉薦人,這等於是把上京政事堂交到了他的手裏。
“就這樣了。再講講別的。”趙頊隨手將蔡京拉了起來。
“外城的東北是富商大賈的住宅,西南是聯防軍駐地,現在有五千聯防軍。禦街兩邊是東西兩個大市場。其它地方規劃為普通百姓的住宅,隻是宅子還未建起來,招募的客戶和流民都分給了帳篷,共招募了三十六萬七千八百六十二戶,共一百八十三萬五千人。”蔡京繼續講解著。
“這麼說,上海府有四百多萬人了?”趙頊隨口問道。
“招募的客戶和流民,不算在上京戶籍之內,他們都是要遷徙到流求去的。聖上在汴京為儲君之事忙碌,微臣隻得先安排他們修建上京城池了。”蔡京背冒冷汗,怕趙頊繼續問下去。因為他讓客戶和流民修城池,除了給頓飽飯之外,沒有按新法的規定付工錢。
“嗯,蔡卿家是上京政事堂首輔,上海府雖小,現在卻四百多萬人,具體的運作就交給上京政事堂了。開發流求之事,不能再耽擱了。蔡卿家有沒有派人先勘探流求島?”趙頊沒有再問城池是怎麼建成的,而是要盡快推進流求的開發。
“還沒有。不過十天前,薛奕將軍沒有來上海府,而是帶了一半的水師前往流求。”蔡京忙著建一座汴京般的大城池,討好趙頊,卻忘記了勘探流求,為開發做準備的事情。
蔡京百密一疏,背上冷汗直流。心裏想著,這個崇武重刑的官家當真難伺候!
“嗯,那就等消息吧!晚飯朕和火騎兵的將士一起,就不留你。”趙頊打開了流求的地圖,這副地圖是由商盟提供的。
地圖上標明了流求島各土著部族的分布,還有幾夥水賊也在流求島紮了根。趙頊不得不為薛奕擔心了。
“微臣告退。”蔡京見趙頊低頭看地圖,斜了一眼,發現竟是流求的地圖,心裏想到:“難不成官家早有安排?”
“嗯。”趙頊頭也不抬了回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