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本來是皇帝為外臣設宴的地方,但因為離中書省比較近,也就兼備了崇政殿的功能。
趙頊覺得精神很好,仍沒有坐龍輦,花了半個小時走了過去。
大臣們已經站好了班次,三人一小群,十人一大群地在商議著什麼。
昨日,皇帝與王安石在禦書房密談一個上午的事情,現在已經不是秘密了。雖然不知道內容,但都預料到,狂風暴雨或許就在今日。
“皇上駕到。”張若水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一聲高喊,大慶殿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等趙頊坐上了龍椅,大臣們全都跪伏在地三呼萬歲。
“眾臣平身。”趙頊作為後來者,這還是第一次上朝,但有以前趙頊的記憶,倒也顯得十分平靜。
大臣們道了一聲謝,就開始一個個述職了。然後宰相曾公亮做出建議,趙頊都是點頭讚同,準備迎接狂風暴雨的大臣們心裏一陣迷惑。
等大臣們一個個述職完畢,已經過了午時,不說趙頊屁股都坐疼了,那些大臣估計腳也站軟了吧!
本來中途,趙頊可以到文德殿休息,也好讓大臣們也喘口氣,但趙頊沒有這麼做,大臣們也隻好苦撐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估計到了下午三點多,趙頊的肚子都餓扁了的時候。一天的朝會終於要結束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張若水又扯著嗓子喊了起來。
“臣有本要奏。臣告歐陽修與兒媳通奸,實在有辱大臣斯文,敗壞社會風氣。”禦史蔣之奇遞上了奏本。
趙頊從張若水手裏接過奏本,看了起來。
趙頊對歐陽修還是比較了解的,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名氣太大了,是中國人都知道。
事情是這樣的:歐陽修妻子的堂弟薛宗孺犯事受到彈劾,薛宗孺希望歐陽修在皇上麵前美言幾句,沒想到歐陽修卻上書要求秉公處理。薛宗孺急了,上書說歐陽修與大兒媳吳氏有染。由於薛宗孺與歐陽修有親戚關係,而且歐陽修也有“前科”,於是很多人相信這件事的真實性,一下子又搞得滿城風雨。
“歐陽修家養三千歌妓,日夜作樂。不職守本位,卻鼓噪變法。實是大罪。削去歐陽修所有官職,沒收全部家產。吳氏不知廉恥,處其斬邢。薛宗儒為歐陽修家人,敗露家醜,居心叵測,削去官職,沒收家產,其家皆刺配千裏。”如此惡毒的判決從趙頊嘴裏淡淡地說了出來。
趙頊不聽宰執諫言,不聽被告申訴,就臨機獨斷,還下如此判決,讓大臣們都捏了一把汗。那句鼓噪變法,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聖上,未經審查,就下判決。不可以呀!”曾公亮站了出來。
“啪”的一聲,趙頊一拍龍案,站了起來。大臣們的心都在顫抖,如此對待大臣,還是歐陽修這樣的名臣,這在大宋,是從來就沒有過的事情。
“聖上息怒。”大臣們跪了一地。
“朕金口玉言,為歐陽修一家求情者,與其同罪。凡鼓噪變法者,與其同罪。罷王安石參知政事,罷司馬光禦史中丞,與其一黨者悉數罷職,回家待罪。曾公亮,此事就由你全權處置。退朝。”趙頊拂袖而去。
接下來的一個月,趙頊當起了職業皇帝,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給了宰執,除了點頭,從不吱聲。
而且三司、禦史台、樞密院的事情,全部又被趙頊推到了政事堂三大宰執手上,自大宋立國以來,相權之重,從未有過。趙頊也被大臣們視為“點頭皇帝”。
而大部分時間,趙頊除了給兩宮請安,都窩在尚武房,勤練武功,力圖恢複後世的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