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飛來的雄鷹
封麵故事
作者:嚴槿 汪建華
劉本先生是一個響徹香江、濠江的名字。他一身正義凜然,滿腔英雄氣概,行事大膽,不懼挫折,常於風口浪尖上運籌帷幄,以生命之光,創下了諸多“第一”:他是澳門第一個華人賽車手,是第一個在澳門代理各國名車之人,是第一個在九十年代進入內地開夜總會之人,更是第一個冒著生命危險,於五十年代運送生產急需物資至中國內地之人。“人要敢於挑戰自己,不僅局於體能,更是挑戰智能。不怕辛苦,不言放棄,才能創得更多的‘第一’。”未來,他又向自己未曾涉足的旅遊業進發,“沒做過的事情,我都想去挑戰!”
清晨,香港地鐵太子站內擠滿上班的人群,列車一到,門一開,一位舉步維艱的老人被人潮推入車廂,此時,一位壯漢迅速起座,扶著老人讓座予他,老人連聲道謝:“謝謝你,我今年七十三歲了。”此時,這位壯漢猶豫片刻,笑道,“我剛比你大十歲。”他輕言一出,誰敢相信,眼前這位身穿華麗白底黑條西裝、真絲襯衣,豐滿胸肌隱約可見的一米八高個子,竟是八十三歲的長者!旁人見之,均報以噓噓之聲,坐在旁邊的年青人更流露出一點自愧。
這位讓座的壯漢,就是響徹香江、澳門的一代豪傑劉本先生。
劉本先生(人稱本叔)滿族人,父輩幾代在廣東為官,身上流淌著成吉思汗血統的他沒有繼承父業,15歲開始追隨霍英東先生,在商海上馳騁,從此一發不可收,在商場拚博至今。
純潔中國心
“我心中無黨派,隻知中國人要幫中國人”
劉本先生出生於一個國民黨軍官家庭,家境富有,他沒有享受父蔭,15歲便跟隨霍英東闖蕩,當時新中國剛剛誕生,國內百業待興,物資短缺,霍英東先生抱著巨大的愛國熱情,通過國外各個管道為祖國輸送一批又一批的急需物資,劉本先生深得霍先生重用,為霍先生鞍前馬後。據劉本先生追述,當時霍先生的每一船運回大陸的物品,都是他手提輕機關搶,獨立船頭押運(當時剛解放珠江口上,海盜橫行)。劉本先生清楚記得,有一次,他與霍先生通過抽簽來決定誰當夜班,結果霍先生輸了,當晚夜更即由霍先生親自當值,護送給祖國的物資。不知經曆了多少個風雨之夜,劉本先生曆盡艱險,至今身上還留下與海盜搏鬥的傷疤。
1951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我就幫中國在澳門收購汽油,再運回中國。”那時每一輛澳門的士標配為四卡侖汽油,汽油價格為一元四角每卡侖。於是劉本先生以十元每卡侖的高價,從黑市回收,而當時這意味著,司機們不用開工,即可賺取八元六角錢每卡侖汽油,於是他們紛紛將汽油賣予劉本先生,一時間,澳門所有的汽油全被收集到劉本先生手上。當時,澳門幾乎所有的汽車,都因無油行駛而停放在街頭,以至於澳門政府亦邀請劉本先生做客,請他放出一些汽油以供政府用車。“但是,內地的汽油極度缺乏,不得已而為之。”他以高價回收的汽油,皆運送往國內。除了汽油,還有藥品、汽車等一批批重要物資。
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推翻英國統治,正式成為獨立共和國。由於英國撤回,其留下的汽車高達數千輛,全部皆由劉先生出麵收購,從新加坡運回香港,再進行修理、翻新。之後,這批生活及生產急需的各種用車,包括:消防車、救護車、汽車等,通過羅湖關送至內地。“建國時期的新中國,什麽物資都缺,特別是消防車很難買到。而當年,國內有的消防設備竟是人力推著去的。”
正是有著一大批像霍英東先生、何賢先生、劉本先生等愛國人士無私無畏的貢獻,使祖國各行業建設得以加速恢複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當時劉本先生在香港、澳門的所作所為,被美國視為中國特務,並在當時不凖許他進入美國。不過,對此,劉本先生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能否做更多有益於祖國之事!
勇創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