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位?”送走了粗壯大漢,劉樹義沒有停下腳步,接著給其他品酒的人倒酒。
一天下來,劉樹義接待了一百五十多個人,他倒酒倒得手都抬不起來,回到家中累得早早地就睡下了。
“元霸,今日之後,太原酒業我們也有了一席之地,今日品過酒的人都與我們簽訂了合同,與我們談定了一筆筆的買賣。”
“明日開始我們開始釀造大量的二鍋頭,劉公且看好我們的酒如何賺到數不盡的銀兩。”
“樹義很不錯,是個可塑之才,將來必有一番作為,劉公大可放心,我一定幫你好好調教一下他。”
“有勞元霸了。”
……
劉家酒坊就此走上了正軌,每一日的接客量大大的增加,再加上李元霸把二鍋頭的價格訂得不高,買酒的人都瘋了一樣,而旁邊的王家酒坊生意卻變得慘淡起來,王家酒坊的生意變得一天不如一天,半年之後,太原的酒業基本都是劉家酒坊的天下,天涯何處不知劉家酒坊。
在李元霸二鍋頭的強勢之下,王家最後對劉家酒坊下了挑戰書“品酒!”勝的人就可以繼續釀酒售賣,而敗的人就要退出酒業。
“品酒比試”一般是不會輕易發生的,而王家在走投無路之下隻好出此下策,不過憑借他們王家多年的積累,想要打敗劉家酒坊明顯很容易。
對於品酒,學問非常的大,古人的研究在很早就開始了,真所謂品酒如品茶,隻懷風月,不識經道,就如耕牛飲渠。
品酒,懂的人就懂,不懂的人猶如囫圇吞棗。
品酒並不是簡簡單單喝酒,品酒是一門很高深學問。譬如你在欣賞一幅畫、聽一首音樂,如果你沒有相應的美術和音樂的修養,就不可能說出他的好壞。掌握它,你將真正享受到酒的美妙,好與不好,自然留給品酒人來說。
品酒就好似溫存前要調情一番,品酒前也必有幾個動作不可略。目的都是為了效果更撩人心弦,讓人愉悅。通常品嚐酒的方法不外乎視覺、嗅覺及味覺的觀察,與品茶有異曲同工之理。
品酒之日為了體現公正,王家從朝廷請了禦酒師,還請了三公五親,三公指的就是太原的白原公,鹿原公,草原公。五親指的是李,劉,於,董,高。
三公五親都是輩分很高的前輩,他們預示著公平,當然這都是王家耍的一個小小的把戲,當他們王家的酒勝利之後,勢必會更加名聲大噪。
品酒品的是他們兩家就酒,但是這一次品酒的人不是王劉兩家de人,都是外人,而他們隻提供酒。
禦酒師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頭,腰間掛著一個酒葫蘆,一副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模樣,而三公五親就顯得平易近人。
禦酒師姓王,不過這也無關緊要,除了他還有八個人,即使他投了王家一票還有八票,李元霸到是不怕王家耍手段。
王家的主人走在禦酒師的旁邊,卑躬屈膝,大氣都不敢喘。
“賢侄啊!你可是說好了這一次品酒之後就把你們王家珍藏多年的汾酒送我一壇,可要說話算話啊!”
王家的主人隻能夠答應,這王守義雖然是自家遠方表親,按照輩分來說得叫他一聲大伯,可是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敢讓他出手的,出手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家中珍藏三十年以上的汾酒也不過隻有三壇,可是他一開口就要一壇,可是一壇,不是一杯,這可不是大街上賣的大白菜,種一種就有的。為了王家多年的基業,隻能答應。
“賢侄啊!我聽說與你家作對的劉家酒坊的酒也不錯,之前你怎麼沒有孝敬我呢!”
“大伯啊!這你就冤枉我了,你老一直在宮中,伴隨在皇上的身邊,小的我就是想要見你一麵都十分的不容易啊!想要給你送酒談何容易啊!”
“我怕即使給你送,還進不了宮門就把我當亂臣賊子給殺頭了。”
“大伯,這一次就看你的了。”
“放心,一切都不是問題。”
……
品酒的人都到齊了,可以開始了。
王劉兩家人都將自家的酒搬上了桌,周圍的街坊四鄰知道王劉兩家的比試都前來捧場。
為了體現比試的公平,倒酒用的人都是三公五親帶來的人。
他為台上的九個人一人先是倒了王家酒坊的酒,這一次王家拿出的酒就是珍藏了三十年的汾酒,打開蓋子,酒香飄香四溢,在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聞見。
一人倒上一杯,這可饞了街道上麵觀看比試的人。
酒入肚子中,給人一種脫胎換骨,清新脫俗的感覺,整個身體有一種飄飄然的享受。
九人異口同聲說了一句“好酒!”
王旭看見三公五親和他家大伯的表情,自家臉上也笑開了花,看來勝負以分了,對劉家酒坊拋來一個不善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