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暮光之城》的人性分析(3 / 3)

四、結 語

《暮光之城》之所以能夠風靡全球,不僅僅是因為其奇妙的構想和係統、完整、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更加重要的是因為其蘊涵的對親情、愛情、友情的歌頌和對背叛與邪惡的抨擊與批判。在片中,人性的高尚體現得淋漓盡致,真善美在影片中得以體現。這對觀眾也是一次潛移默化的教育活動,它教導人們更加珍惜身邊的各種親情、愛情、友情,以陽光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以積極飽滿的狀態迎接未來,這恰恰是電影應該帶給人們的。當前電影市場非常混亂,尤其是中國的電影市場,大量毫無營養的純商業片應運而生。有些電影不被人們接受,隻能接受失敗,但是有些迎合了當前快餐文化和偶像經濟的影片卻不斷突破票房極限。對於觀眾來說,應當增強自己的審美觀,舍棄那些無意義的影片;對於電影製作者來說,也應當多去考慮如何在電影中折射人性的光輝,從而使電影具有更加深刻的現實意義,隻有這樣,中國影片才能在世界電影之林真正地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葉舒憲.巫術思維與文學的複生——《哈利·波特》現象的文化闡釋[J].文藝研究,2002(03).

[2] 何安平,杜彥強.動物和人本性的統一——淺析傑克·倫敦《荒野的呼喚》和《海狼》[J].考試周刊,2011(13).

[3] 張馨元.莎士比亞戲劇的理想人性——作為個體的人與整體的人在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的平衡[J].世紀橋,2010(05).

[4] 袁玉梅.人倫的困惑與反思——對《董貝父子》中“家庭怪狀”的思考[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

[作者簡介] 徐來永(1982— ),女,河南確山人,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公外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及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