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養個孩子容易嗎,就這樣沒有了。放誰身上也接受不了。”更有人議論著。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養這麼大確實不易。孩子沒了,父母還不傷心死了。”同情的婦女說道。
“應該好好管管這些拉貨的卡車,這個地方,都出過好幾次事故了。”還有人說。
“剛剛,你醒來吧,再看看媽媽吧。我的剛剛。我的孩子啊——。”周倩依然抱著孩子的屍體在痛哭。
胡校長和校辦公室主任,以及同來的幾名教師走上前去,勸解周倩。並試圖把周倩從周剛的屍體旁拉開。
周倩拚力掙紮,不讓大家把她和周剛的遺體分開。
幾個現場勘查的警察也過來勸解,並和大家一起把周倩架上了停在路邊的那輛學校的麵包車。
麵包車很快發動起來,調轉車頭,往學校開去。
車上,周倩發瘋似拍打著車窗的玻璃。痛哭著呼喊周剛的名字。老師們則圍在周倩的身邊。拚命的勸解她。讓她冷靜一些,孩子沒有了,她更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肇事現場那邊。胡校長和校辦公室主任在現場,協助警察處理後麵的事項。
周剛的遺體被抬上了了一輛臨時雇來的小麵包車裏。肇事司機和車輛被帶走了。很快。肇事路段又恢複了正常的通車。
圍觀的人群議論著這起交通事故,同情地談論著周倩和周剛,陸續散去。
有些圍觀的人是附近俄西村的人。他們認識曾在他們村上的小學教過書的周倩。有的人還知道周倩離過婚,單身一人帶個孩子。對周倩的遭遇,深表同情。走在路上,還在議論著剛才的事。
周剛的遺體沒有被運回學校,主要是怕引起學校裏的學生恐慌。因為周倩住在學校的教職工樓裏。孩子的遺體運進校園,一是怕影響學生們的學習。二是怕影起小學生們害怕和恐慌,三是也不利於周倩的情緒。於是,胡校長和校辦主任商量,決定把周剛的遺體先運回已經廢棄的俄西小學。再安排周倩在那裏處理孩子的後事。
很快,周剛的遺體就被運送到了俄西小學。胡校長和俄西村的村委會主任、書記商談了一下午,最後征的村委會的同意,臨時在學校廢棄的操場上搭了一個靈棚。將周剛的遺體安放在靈棚裏。顧了兩位俄西村的村民看守。安排完這些事後。胡校長和校辦主任就乘車回到了三合中學。
周倩被學校的麵包車送到了自己的家中。幾名女老師輪番陪在她的身邊。上次和周倩一同帶周剛去俄西河邊玩耍的女老師楊青也留在了周倩的身邊。
周倩一回到家中,就昏過去了。幾名陪護周倩的老師趕忙把周倩抬著放到床上,又是掐人中,又是按摩腳心和手心,楊青更是嘴對嘴的對周倩做起了人共呼吸。
良久,周倩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她掙開眼睛就問:“剛剛,我的剛剛在那?我要我的剛剛。我要我的剛剛。”
楊青趕忙把周倩扶起來,說道:“剛剛在醫院裏,你別擔心。有胡校長和校辦主任在那裏照顧。會沒事的。”
其他幾位老師也上來勸解:“周老師,保重身體要緊。事情已經出了。傷了你的身體,孩子的事情誰處理呢。不要哭壞了身體。”
周倩不聽,堅持要楊青帶她去醫院看周剛。
“求求你了。好妹妹。帶我去看我的孩子。你的大恩大得,我下輩子做牛做馬也要報答。”周倩就跟一位可伶哀求著一樣,雙手抱拳對著麵前的楊青和其他幾位老師不停的作揖。弄得楊青和幾位老師眼淚也跟著流了下來。
一晚上。這幾位老師按照學校的安排,都沒有離開周倩。而這一晚上,注定是周倩最痛苦、最難熬的一夜。
天明後,剛去縣教育局開完會回來的校長來看望周倩,同來的還有胡校長、李校長等幾位學校的副校長、校辦主任、教導主任等。大家安慰了周倩。校長說:“周倩也是咱們學校的老教師了。是咱們學校的教學能手。這次不幸出了這樣一件事,學校將全力幫助周老師渡過生活難關。具體事項,學校已經做了決定,由胡校長牽頭。校辦主任負責,協助周倩處理好孩子的後事。需要什麼。比如人員、車輛,學校全力配合。周老師還要節哀啊,身體要緊。不要哭壞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