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大海之上,要完成到上風口的逆轉,必須繞很大彎子。
若是風力較,或者船的航速快於對後,在沒有阻擊的情況下,要實現這個目標,可能還容易些。
但不幸的是,清兵這幾條一條都不占。
首先是船不校
明軍水師脫胎於紹武朝水師,與登萊水師相比,本來船就大,性能優越。這一年多來,朱由榔又命泉州造船廠新造了許多大船,而清兵向來對水師不重視,北洋水師隻是將登萊水師和鄭芝豹的船隊簡單整合,沒有新造船隻。
所以,北洋水師的船在明軍的船麵前,普遍了一號。
其次是風太大,明軍船隻隻須掛起滿帆,水手根本不用使力,船就能飛速前進。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逆風回到上風口,必須得甩開追擊,得繞很大的圈子才校
第三,明軍主力早有準備,陳仲武一發動進攻,他們就掛起滿帆,往東南方向撤退。等清兵反應過來,明軍主力,早早就堵在了東南方向,讓你逃無可逃。
“報!都督,明軍主力退向東南方向,堵住我軍去路!”
“報!都督,北路明軍火力太猛,我軍已經損失大船隻近百條!”
不好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劉清泰心急如焚。
現在的選擇隻有兩個,一個是往東南方向不要命地衝過去,跟明軍主力混戰,若是能打開一個缺口,就可以順利逃出去。
這很難,明軍戰船若是沒有風向的劣勢,清兵基本就是挨打的局麵,最後就算能逃出去,估計也隻有少量戰船。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進入羅源灣。
進入羅源灣的危險劉清泰並不是不知道,那裏就是塊死地,隻要進入羅源灣,明軍隻須紮緊口子,隻用火攻,船隊基本上就報銷了。
明軍打的主意,大概就是如此。
不過,進入羅源灣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棄船登岸,船毀,但人在。
至於岸上有沒有埋伏,劉清泰並不是十分在乎。就算有埋伏,也隻有蘇盛帶領的五千兵馬。羅源灣除了北麵不能登岸之外,東、南、西三麵皆可,五千兵馬要防守方圓幾百裏的海岸線,根本不可能。
所以,蘇盛隻會防一麵。
所以,逃生的希望很大。
可是,若是選擇這條路,那就意味著北洋水師的完蛋,從此大清朝再無片帆入海,肅親王、鄭親王會饒了自己嗎?不用多想,自己的人頭肯定是也保不住了。
與第一條路所不同的是,自己能保住大部分士兵的性命。
劉清泰腦子飛速地轉動,盤算兩條路的得失,最後下定了決心:“先保住性命再。此戰的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情報不準,使得我們根本沒有重視起來;還有一個就是明軍到來之時,沒有立即發起進攻,拖延了三日,使明軍有時間分兵繞道我側後方。後一條是鄭芝豹的主意,就拿他當替罪羊吧,看看能不能保住命。”
“傳令,船隊避開明軍主力,迅速進入羅源灣,棄船登岸,往霞浦、福寧方向撤退。”劉清泰命道。
“喳!”傳令兵接令,爬上高處,用旗語向各船下達了撤退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