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盤他(1 / 2)

任僎將楊喬然和黃宗羲迎進來,分賓主落座,鴻臚寺少卿李如月陪同進來,吩咐從人上了茶。

楊喬然坐下後,仔細打量任僎,見他四十多歲年紀,頦下一綹山羊胡,雖是一副書生打扮,但並無書生氣質,許是常年居無定所的緣故,麵承古銅色,一副蒼桑衰老的樣子。

“貴使不遠千裏來到廣州,一路辛苦了。”楊喬然問候了一句。

“吾奉大西國主之命出使貴國,雖千裏召召亦不懼也,何談辛苦二字?”任僎一擺手用家鄉話說道。

一聽這話,楊喬然和黃宗羲不由得麵麵相覷。心說:“這什麼人啊?說他沒文化,滿口之乎者也,說他有文化,千裏召召是個什麼東東?莫非人家的方言是把迢迢念成召召?”

楊喬然還注意到,任僎把兩家的關係定位於兩國關係,心下不悅,質問道:“貴使難道沒聽說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華大地哪來的大西國?莫非是獻逆的大西國麼?聽聞獻逆已經翻然悔悟,率兵北上抗清,以致於中韃子毒箭死於鳳凰坡。除他之外,還有何人敢稱大西國主?”

“楊大人此言不中,很不中矣!老國主辭世,自有新國主繼位,現老國主義子孫諱可望被推為新國主,統兵五十萬,已據雲南全境。再者,楊大人所稱逆之一字,任某不敢苟同。想當初,大明皇帝昏庸、百官腐敗,百姓民不聊生,老主舉義旗反朝廷,那是為天下蒼生計,何談逆字?”任僎針鋒相對地說道。

“為天下蒼生計?請問貴使,獻逆造反以來,縱橫數省,殺人掠地,所過之處,皆成焦土,這是為天下蒼生計?他和闖逆動搖了我朝根本,讓滿清趁勢而入,也是為天下蒼生計?近者,他幾欲屠盡蜀人,也是為天下蒼生計?”楊喬然再次質問道。

張獻忠殘暴嗜殺天下聞名,一日不殺人就悶悶不樂。關於他殺人的傳說非常多,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七殺令——“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後麵則是一連七個殺字。

後來清兵打到漢中,兵鋒直指四川。作為四川之主,張獻忠此時應該善待川人,團結一致共抗清兵才是。可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在成都對川人大開殺戒,先殺書生,後殺百姓,以至於整個成都隻有二十餘戶百姓存活。

非常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他屠殺川人未盡,卻因川人而死。他手下的川將劉進忠因懼被殺而投降了清朝,在鳳凰坡前,正是這位川將的指點,才讓清兵成功射殺了張獻忠。

……

在任僎心裏,對張獻忠要殺盡川人的做法,也是極不讚成的。沒人知道他是為了什麼才下此決定,他對外的說法是:“川人因我而活,故不留一個川人與韃子。”

這算什麼道理呢?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

麵對楊喬然的質問,任僎更不可能拿這種理由出來回答,若是如此回答,肯定會讓楊、黃二人嘲笑個夠。

“或許,老國主有之長遠考慮,那可不是吾能肚之的。”麵對楊喬然的質問,任僎滿麵通紅,很難給出答案,但麵子不能丟,隻好給出一個模糊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