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愫音搗鼓的其實是古人的智慧——活字印刷術。
有此一舉純屬意外,但起因的味道頗長。
近來朝中的風雨不斷,林柳氏作惡不成,被繼女反降一軍,拖累做太師的父親在老皇帝麵前抬不起頭。
太師大人位高權重,早就習慣被人捧著,哪怕給他臉色看的人是皇帝,他也很玻璃心的表示受不了!
於是非要把臉麵找回來似的,早朝時候卯足勁與鍾文斌唱反調。
柳家祖上乃東蔚開國功臣,勢力深廣,太師一呼,可謂百應。
為此,鍾文斌沒少頭疼。
公孫止在對林愫音講學時,很自然的談起朝堂上的風起雲湧。
他無奈的感慨說,皇權看似尊貴,其實真正的權利都集中在簪纓世族、還有門閥權貴的手中,中土十七國無不如此,這與學識的傳承有極大的關係。
林愫音穿越有一段日子了,對他所言深有感觸。
在這個消息流通大多還靠口口相傳的世界裏,許多東西隻能麵對麵的親授傳達。
——例如知識的傳授。
中土的造紙術不發達,一張宣紙保存期最多為十年,是以許多重要的文獻和典籍想要長久保存,隻能刻在竹簡上。
印刷術更還停留在起步階段,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才能成書,百姓根本消費不起。
一般人想要富貴榮華,苦讀十年不一定能在世家相護橫行的官場殺出血路,還不如趁著戰亂,到戰場上建功立業。
簡而言之,平頭百姓讀書是件奢侈的事,這是屬於各國龐大家族和皇族親貴的特權。
圖書典籍的珍貴,到了一個現代人無法想象的程度。
而這些國家裏的大家族盤根錯節,資源豐富,對培養子嗣後代有著絕對的優勢。
柳太師之所以敢那麼拽,是因為他自己是官,他的兒子是官,他的叔伯兄弟,還有叔伯兄弟的兒子們都是官!
鍾文斌要辦他容易,卻不能把他柳家全辦了!
退一萬步說,真的全辦掉了這些人,老皇帝要治理天下,用誰去?
商人隻會牟利,農民隻會種田,這兒又無九年義務教育,就是有心從地方提拔,都無人才可選。
世襲的可怕,不止於皇族。
林愫音聽公孫止歎完,心道,究其問題根源,無非百姓沒書可讀,沒書的原因,是紙張不易保存,是印刷術不給力。
隻要解決這兩個難題,短時間內的成效不敢說會有多大,但十年後,科考上寒門子弟的身影會更多。
她靈光一現,借花獻佛,以此報答老皇帝對自己的好。
無論事成與否,單衝著她這份心,鍾文斌都高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