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帳簾一掀,一個衛士進來報告:“稟將軍,眾將已至,請問是否入帳參見。”
“擋架!”方鎮海厲聲答道,“令眾將帳外相候,本帥有要事處理,處理完畢再議軍務!”
衛長風眼見這二人就要掐上,心知這一回難以和解,既然撕破了臉,他也不在乎什麼了,何況王公公所做所為也實在是欺人太甚,當下對方鎮海說道:“方將軍,末將告罪。既然這件事是圍繞末將而起,末將隻怕也得上書皇帝陛下以申冤,隻是末將一人之口,難以自證清白,所以末將要先出去一下,先請眾將中敢於承擔者為末將證明,然後還要請尼娜公主也上書一封,以局外人的身份也幫末將證明一下。”
王公公聽了衛長風的話,額頭不由滲出汗來。
他發現自己沒算計對敵我力量的對比。
如果隻算他和方鎮海,他的贏麵要大一些,但如果算上衛長風和前線將士集體上書呢?皇帝陛下會傻到寧可冒激變全軍的風險也要幫他的程度嗎?
更糟糕的是衛長風提出了尼娜公主。其實這事兒和尼娜公主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完全是漢軍的內部事務,衛長風說什麼“以局外人的身份也幫末將證明一下”明明的就是個借口。問題是,尼娜公主要真的上書了,他王老八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他來幹嘛來了?不就是被皇帝特派來伺候和監督尼娜公主的?現在尼娜公主上書皇帝,說這位王公公在漢軍營中攪風攪雨,皇帝陛下能高興嗎?以衛長風和尼娜公主的關係,衛長風要是張口求到了尼娜公主,尼娜公主寫這一封信的可能還真是不小,這一下,他麻煩大了。
王公公的臉上立刻現出了笑容。
這一回不是衛長風來攔王公公了,王公公一伸手,攔住了正要往外麵走的衛長風,笑嘻嘻的說道:“唉呀,衛將軍何必著急?來來來,這件事,咱們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帳外,一眾將士個個大眼瞪小眼。
這是自打方將軍成為全軍統帥以來就沒有過的事兒。先招集眾將,然後再攔住大家讓大家在外麵等著?不過,雖然眾人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麼,至少知道裏麵肯定在發生著什麼。所以眾人都安安靜靜的站在帳外。
過了好一會兒,眾人正等的心煩,卻見王公公從帳內走了出來,一邊走還一邊笑嘻嘻的和帳內說著話:“方將軍留步,在下告辭了。”不過離帳門近的將領感覺奇怪,因為可以看到,帳內方將軍根本就坐著沒動,既然沒有送王公公,何談“留步”?
王公公向帳內揮罷了手,轉過身來,就好象突然間才發現眾將站在帳外相候一樣,向眾將團團抱了一下拳,這才一搖一擺的走開------沒有人發現,當他轉過身背對眾將時,他的臉色變的象豬肝一樣難看。
衛士通報,請眾將入帳。
眾將紛紛入帳。
帳內,方鎮海的臉色沉靜如水。他根本沒有提方才發生了什麼,隻是看著眾將說道:“我軍還要先在這裏呆上幾天,先平了亂匪再前進。”
次日,衛長風帶領第二隊出發了。
他是去平定伯夷幫的。
昨天在大帳內,王公公在關鍵時刻投降,但也提出了一個挽回麵子的條件:為了證明衛長風與伯夷幫無關,請方將軍就派衛長風去清剿伯夷幫,如能剿滅,自然可以證明衛長風是清白的。
方將軍對於這個條件倒是無可無不可。他本來就在考慮派兵清剿伯夷幫問題,王公公要是不來搗亂,可能都已經布置完了清剿的計劃了,現在也不過是答應王公公讓衛長風去清剿。此時衛長風剛當上常將軍,也需要一戰以立威,清剿這等江湖幫派,實在是小事一件。所以方將軍對這個條件答應的倒是很痛快。
衛長風此番是第一次以常將軍身份帶兵作戰,雖然麵對的不過是一個江湖幫派,但畢竟這是頭一回指揮萬人隊,所以衛長風也十分的小心,命令白起、劉全和張四柱一個牙將兩位參將打起精神,帶隊而行。
鄭六見衛長風的安排中居然沒有自己的份兒,大為不滿,直接找到衛長風,要求隨隊作戰。衛長風本是不想安排他隨隊作戰,但鄭六言道,這一番作戰正好試驗一下連弩的威力,何況此前他一時糊塗,居然將伯夷幫的事說給了王公公,給方將軍和衛將軍都找了好大的麻煩,這一回他要將功折罪,馬革裹屍,不求軍功榜上書,隻願熱血濺戰旗。說的極為慷慨激昂,很是勇敢悲壯,弄的衛長風也無話可說,隻好答應下來,但囑咐鄭六要緊緊跟著中軍大旗,既然想要熱血濺戰旗,那就離戰旗近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