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卷土重來【九】(2 / 2)

幾天後,董康買占據冀州的消息傳到鄧州。劉黑闥聽了,歡喜不已,當晚便與範願商量了一番,決定立即率兵乘勝南下攻城拔寨。於是,準備兩天後,劉黑闥率領著數萬兵馬出了鄧州城,沿著那麼通往漳南的泥濘小路快速行軍。一路上旌旗飄揚,蹄聲陣陣,鐵甲森森。

這幾天,天氣驟然變冷,刺骨的北風呼呼地刮著,陰沉沉的天空中時不時飄灑著陣陣冷雨和雪霰。盡管天氣相當惡劣,但這並沒有妨礙漢東兵高漲的熱情和士氣,他們努力克服行軍途中的重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向目的地奔赴而去。不到五天的時間,他們便抵達了漳南城外。

劉黑闥是漳南人,因而他不僅對這兒的一切相當熟悉,相當親切,而且根基也很深。如今這座小城雖為唐軍占據,但城內劉黑闥的舊部和百姓聽到漢東王兵臨城下,非常興奮和激動,他們準備裏應外合把唐軍趕出去,好迎接漢東王進城。鎮守此城的唐將羅通和得知城中大部將士和百姓要造反起事,不由惶恐萬狀,不知如何是好。他知道自己手下人馬大都是先前被迫降唐的漢東兵,他們一旦想獻城歸順劉黑闥,那他這個主將就無法控製局麵,到時城池必失。想來想去,他最終還是決定順從眾意,舉城歸附劉黑闥。如此一來,劉黑闥就兵不血刃地進入了老家漳南。

入城當晚,劉黑闥大擺酒席宴請父老鄉親,安撫官吏,犒勞三軍將士。因此,那晚漳州城內處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像是在過大年。

軍隊休整幾天之後,劉黑闥召集將佐商議下一步軍事行動。計議一番後,他命弟弟劉十善領一萬兵馬攻取貝州城,自己率大軍前往俞縣。劉十善得令,當日就引兵出城,冒著寒風冷雨朝貝州飛奔而去。兩個時辰後,劉黑闥也率軍沿著崎嶇泥濘的山路奔赴鄃縣。

漳南距貝州不遠,第二天晌午時分,劉十善的部隊到達了貝州城下,將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貝州刺史許善護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是個不懂謀略而又相當自負的武夫。他聽說漢東軍圍城,神色十分淡定,領著一班將佐不緊不慢地往城樓上走過去。他迎風立在瞭望樓上,俯身往城下一瞧,見劉十善的人馬不過一萬,嘴角邊就浮出絲冷笑,一臉的不屑一顧。接著,他又對著副將馬誌安哈哈一笑,手指著馬背上的劉十善誇海口,說自己能夠不出半個時辰把他斬落馬下。馬誌安為人謹慎,也頗有智謀,他知道劉十善人馬雖不如城內守軍多,但其間至少有兩千突厥鐵騎,實力不容小覷。因此,他並不像刺史大人那麼盲目樂觀。不過,為了不得罪自己的上司,他還是滿臉堆笑地隨聲附和了他幾句。

觀察完敵情後,許善護便領著部將們回到了營署,與他們商議起退敵之計。眾將聽說許善護要立即出城攻打劉十善,不免有些錯愕,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隻得沉默不語。馬誌安聽了,也是默然了半晌,才小心翼翼地勸刺史大人,說賊軍剛到氣勢正盛,不可與之交鋒,當閉城不戰以挫其銳氣。應該說,這是個萬全之策,可保城池不失。隻可惜許善護愚夫一個,根本就不識此計的妙處。他聽了馬誌安的話,搖頭哈哈直笑,反倒譏笑馬誌安不知用兵之道,說今賊軍新到立足穩,正可乘機一舉而擊敗他們。眾將知許善護剛愎自用,固執己見,也就不想提出反對意見,以免開罪他。他們麵對刺史大人的質問,一個個點頭稱是,表示願意隨他出戰。許善護聽了,滿意地笑了笑,然後就定下了三更襲擊劉十善的計策。

馬誌安深知這樣冒冒失失出城攻打有備而來的漢東軍,幾乎難有勝算,很可能到時被劉十善打了個落花流水,甚至全軍覆沒,丟掉貝州城。可他心裏也清楚,許善護為人非常固執,手下沒有能說服他,因此他也隻能徒喚無奈,滿心憂慮地隨著眾將跨出大門,朝自己的營盤大步走去。

冬天的白晝相對較短,加上又是陰雨天,四周很快就暗了下來。天一黑,劉十善便命軍點燃火把,起鍋造飯。命令一下,將士們紛紛行動起來。很快,城外便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火把,像漂在江麵上的漁火,隨風躍動著。接著,搖曳的火光中升起縷縷炊煙,飄散著飯菜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