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齊王顯威【一】(2 / 2)

“皇上,臣等皆肯冒死一戰,請下旨!”單雄信、樂仁昉等將領紛紛出列,拱手向王世充請戰,態度十分堅定而懇切。

“不可,皇上,切不可貿然出戰!”桓法嗣堅持己見道,“今李世民雖不在軍中,然李元吉也不可小覷。李元吉並非如蘇大人和段將軍所說不懂謀略,其實此人還是頗知兵法,小有智謀。且又有文武才略的屈突通輔佐,的確很難對付啊。故而,臣請皇上慎重為好,切不可貿然出兵啊!”

“桓大人,你也太高看了李元吉和屈突通吧!”單雄信嘴角掛著絲冷笑,不屑一顧地說道,“在本將軍眼裏,他們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可一戰而擒獲他們!”說著,他又對王世充一拱手,口氣堅定地請求道,“皇上,請不必多慮!隻要臣率軍出戰,就一定能擊敗城下唐軍,請皇上應允!”

“單將軍勇冠三軍,智謀過人,可堪此任!”蘇威連忙向王世充推薦道,“皇上,您若能下旨命單將軍為主帥,再以樂將軍輔佐,可保萬無一失!”

“皇上,臣願隨同單將軍一道出戰!”虎背熊腰的樂仁昉兩拳一抱,聲如洪鍾地向王世充請戰。

“好,既然二位愛卿肯為朕出戰,那朕就成全你們!”考慮了半天,王世充終於做出了出兵的決定。他抬眼掃了圈殿下的群臣,語氣堅定地說道,“二位將軍聽旨,朕命你們率五萬兵馬出北門攻打敵軍,不得有失!”

說時,他的目光中透出幾分威嚴與冷峻,令人不敢輕易抗拒他的旨令。

“遵旨!”單雄信、樂仁昉兩將心頭一喜,抱拳齊聲答句。

“皇上,您不聽微臣之言,恐遭不利呀!”桓法嗣無奈地歎口氣說道,“若不出微臣所料,此仗將無勝算,到時恐得損兵折將,傷我大鄭元氣啊!”

“桓大人,皇上一向對你寵幸有加,當為皇上分憂才是!”蘇威板起麵孔對桓法嗣說,“今我軍尚未出師,你就說這種於軍不利之言,是何道理!”

“蘇大人教訓的是!”桓法嗣嘴角浮出絲冷笑道,“為人臣者,豈能不替皇上排憂解難?桓某這樣做,正是為皇上著想,為大鄭社稷著想呀。今我軍久困東都,士氣不盛,而援軍尚未趕到,此時出兵實在難有勝算。為此,桓某怎能不憂心如焚呢?”

“桓大人,你這麼說不是在指責皇上嗎?”蘇威冷哼聲說,“為臣者忤逆君主,此乃大罪也。”說著又拱手請求王世充,“皇上,請治桓大人之罪!”

“桓愛卿所言雖有冒犯之處,然也是真心為社稷著想,朕不能怪罪於你!”王世充瞧著桓法嗣寬容地說句,“出兵之事,乃是朕之意,請勿多言!”

桓法嗣也知道聖旨一出便無法收回,因此他也就不想多說什麼,省得蘇威借機攻擊自己。謝過皇上的不罪之恩後,他就一聲不吭,神情憂慮。

退朝之後,單雄信和樂仁昉兩員大將就立馬回到了各自的軍營中,調兵遣將,準備明天的戰鬥。

此時,李元吉正坐在帳內與屈突通、劉弘基和殷開山等將佐商議軍務。自李世民前往虎牢以來,李元吉就像變了個人,對軍中之事十分熱心,也做得非常認真,非常周到。也是,如今他是七萬大軍的最高統帥,肩上挑著圍困東都艱巨而光榮的任務,怎能再像過去那樣吊兒郎當打不起精神呢?的確,李元吉身上有一些缺點和不足之處,但是同樣也有不少閃光的地方。尤其是現在,他深感責任重大,處事也就變得相當謹慎和穩健,並且能夠拋開個人恩怨,跟屈突通、劉弘基這些與李世民走得近的將軍坐在一起商量事情,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這不,這會兒李元吉就放下了皇子的架子,平易近人地跟手下眾將商談軍事。說過一陣後,他麵帶微笑地瞅著老將軍屈突通,溫和地說道:

“屈突將軍,你對本王剛才所說有何看法?請說吧!”

“殿下言之有理!”屈突通點頭答道,“王世充為人狡詐,他得知秦王率軍進駐虎牢關,必會心生妄想,伺機遣軍出城襲擊我軍,以解東都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