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圍攻洛陽【六】(2 / 2)

尉遲敬德是個厚實而又耿介之人,他對李元吉等人的猜疑與羞辱耿耿於懷,一時間難以消除心中的怨氣。因此,不管李世民怎麼開導,他仍舊無法釋懷。這不禁令李世民生出幾分疑慮來,他暗自想難不成敬德真的會因胸中的怨望而離開自己嗎。是呀,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就算他真的要走也不能責怪他什麼。相反,他為大唐立下這麼多戰功,我應該好好賞賜他。這麼一想,李世民便命人取來金寶賜給尉遲敬德,並推心置腹地對他說:

“敬德,大丈夫當以意氣為重,切不可以小事介意。請相信,本王決不會輕信讒言,加害忠良!”

“秦王,在下知道你明辨是非,自然是不會相信那些謠言,更不會治我罪。”尉遲敬德餘恨未消地說,“可是那些人……他們認定我尉遲敬德會像尋相等人一樣背叛秦王,背叛朝廷,故而無時無刻不在中傷我,提防我。這……這的確讓在下難受啊!”

“敬德,你的難處本王也能理解!”默然會兒,他抬眼望著尉遲敬德說道,“敬德,你要走,本王也不攔你,更不會以叛逆罪懲罰你。你放心吧,我會親自送你出營,沒人敢為難你!”說著又把金寶遞到他手中,動情地說句,“敬德,你倘若一定要離我而去,那我就以這些寶物相贈,以紀念我們這段共同相處的情誼吧!”言畢,他又輕輕歎了口氣,眼神裏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

“我,我……”尉遲敬德握著秦王的貴重禮物,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麼好,隻張著大嘴巴,支吾著。

“敬德,說實話我一直把你當兄長,對你情深義重!”李世民真誠地說道,“我真心希望你能永遠陪在我身邊,與我並肩作戰,平定天下,共享榮華富貴!然我也深知人各有誌,不可強留。好吧,既然你一定要走,那我也不勉強你。來,我們這就出帳,讓我最後送你一程,以盡手足之情誼!”

說著,李世民就從凳子上站了起來,望著尉遲敬德笑了笑,隻是那笑容裏裝滿了無奈與傷感。

尉遲敬德沒有挪步,兩眼直楞楞地盯著麵前的秦王,感動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突然,他撲通一聲跪倒在李世民跟前,哽咽著聲音說:

“秦王,在下隻是定楊降將,沒想能得到秦王您的器重和深厚的情誼。這,這實令在下感激涕零!在下甘為秦王赴湯蹈火,以報答您的恩情!”

“好,敬德,你肯留下幫助我,這真是太好了!”李世民喜出望外,一把扶起尉遲敬德,激動地握住他的手說道,“敬德,感謝你肯相伴本王啊!”

此時,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笑容中洋溢著激動而歡快之情。從此,他們之間就結下了深厚的情義。

一日上午,春日的陽光照耀著萬物漸漸複蘇的大地,令人感到些許融融的暖意。桓法嗣、王琬和長孫安世三人騎著馬,沿著兩旁爬滿了嫩綠色小草的道路朝樂壽城飛快地跑過去。沒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了城門下。他們勒住了馬,眼望著門口進進出出的人流,疲倦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是呀,經過一番艱辛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有驚無險地抵達了目的地,這怎能不高興呢?三人彼此相視一笑,又說了幾句話,然後打馬往城內跑去。

一進城門,他們就被守門的士兵攔住盤問。士兵聽說是從鄭國來的使者,眼神裏流露出警惕的神色。他們非但沒有向桓法嗣三位鄭國大臣行禮,反倒是上前一步將他們扣住,態度頗為蠻橫無禮。這令代王王琬感到氣惱不已,他一邊甩著胳膊掙紮著,一邊怒氣衝衝地質問對方。士兵們像是被王琬激怒了,也一個個衝著他大吼大叫,罵罵咧咧。於是,雙方便帶著難以遏製的怒火爭吵起來了。

好在這時,夏國大臣魏處繪騎著匹烏溜溜的高頭大馬打門口經過。他一眼瞅見守卒正與三名一身布衣打扮的漢子吵架,覺得奇怪,就打馬朝他們走了過來。魏處繪曾與王琬有一麵之交,仔細辨認了一番就把他認了出來。於是,他趕緊喝住了士卒,滿臉是笑地向王琬拱手施禮,很客氣地問候他。王琬見是魏處繪,大喜,上前跟他寒暄起來。隨後,他又把桓法嗣和長孫安世兩位大人介紹給魏處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