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智取慈澗【三】(2 / 2)

鄭兵見主將已陣亡,一下子就失去了鬥誌,一個個四處逃竄,作鳥獸散。李世民也不追殺,引兵徑直往營中趕去。此時,天色已暗,熱氣稍散。

慈澗城內,已是燈火閃爍。王世充從逃回來的士卒得知大將燕琪已被秦王所殺,不禁失聲痛哭,咬牙切齒大罵李世民。冷靜之後,他便召集郭士柱、陳智略等將佐商討出兵攻打唐軍之事。此時,王世充因痛失愛將而徹底改變了自己先前主張閉門堅守的策略,決定主動出擊。

然而,正在王世充準備下令出兵之際,一探馬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跪地向皇上稟報,說是已發現唐軍前往邙山。王世充聽罷,不由得大驚失色。他深知邙山對自己有多麼重要,倘若邙山被李世民占據,那就像把尖刀直插自己的心髒地帶,直接威脅到洛陽的安危。不行,必須馬上率軍出城,前往邙山阻擊唐軍!沉吟片刻,他當機立斷,決定把自己所帶來的部隊全部調往邙山,隻留郭什柱的原班人馬鎮守慈澗。吩咐完畢,他便引軍出城。

王世充星夜引軍奔赴邙山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唐營,李世民聽後高興得哈哈大笑,他為自己的計策得以實現而開心。與此同時,杜如晦、屈突通、李靖等將領也是欣喜不已,都快歡呼雀躍起來了。尤其是程知節這個急性子,他當即就請求秦王發兵攻打慈澗。李世民便取笑程知節不知兵法,說此時出兵定會驚動王世充,從而使他引兵返回慈澗,正好與城內守軍來個內外夾擊,這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當等王世充的部隊走遠了之後,再出兵圍攻慈澗城。李靖,杜如晦等人聽後,也點頭讚成秦王的主張。因此,李世民當即命軍休息,等天亮之後再出營攻城。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耀大地之時,唐營中人頭攢動,戰馬嘶鳴,一片嘈雜。接著,李世民就率領著各路兵馬出了營門,朝三十裏開外的慈澗城飛馳而去。一路上但見旌旗獵獵飄揚,馬蹄聲聲震響,塵土滾滾翻湧,遮天蔽日。跑在前頭的是騎兵,跟在後麵的是步兵,四萬大軍,氣勢恢宏。

沒過多久,唐軍抵達慈澗城下。李世民當即命令部隊從四麵將城池團團包圍,然後立於東門之下,親自指揮軍士叫陣,想把郭什柱引出城。然而,郭什柱也是沙場老將,頗懂兵法,他深知自己兵力不及李世民,切不可棄城出擊,隻能堅守不戰。正因為這樣,不管城外唐軍怎麼辱罵,他就是遲遲不肯出戰。這可把李世民氣壞了,他一時頭腦發熱,就準備下令強攻。這時,將軍李靖挺身而出,諫阻秦王魯莽行事。

李世民聽過李靖一席話後,頓時冷靜了下來。他認為李靖之言很有道理,若強攻郭什柱,就算拿下了慈澗,也會付出不小的代價,與其如此,倒不如智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豈不更好!這麼一想,李世民便徹底打消了立即強攻慈澗城的想法。他一邊命令士兵繼續罵陣,一邊與身邊的李靖、屈突通商議計策。過了會兒,李靖想出了一招妙計,說與秦王聽。李世民聽罷,直拍手叫好,大讚李靖之計絕妙。

等到太陽高高掛在天中央的時候,唐軍將士已經罵得口幹舌燥,罵得筋疲力盡了。他們不等秦王命令就紛紛席地而坐,擺出副鬆鬆垮垮慵慵懶懶的樣子,有的人甚至把身上的鎧甲都卸了下來,圖一時的輕鬆涼快。麵對這種情況,一向治軍嚴明的李世民竟出人意外地視而不見,不加斥責,而是任由手下士卒自由散漫。唐兵見秦王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先是覺得詫異,接著就更加放縱自己,有些人幹脆倒地而睡,把兵器拋在一邊。

唐軍的這種情形被立在城牆上的守將陳智略盡收眼底,他內心不禁翻起一陣喜悅,以為擊敗李世民的機會終於降臨了。於是,他轉過身,三步並作兩步朝不遠處的主帥走過去。不一會兒,他來到了郭什柱的跟前,懷著份激動的心情向他提出立即出城攻打唐軍的建議。郭什柱老謀深算,盡管他也看到城下唐軍那副極其懈怠的情景,可他還是不想出戰。陳智略看見郭士衡猶豫不決,就急了,忍住氣說道:

“將軍,今唐兵因疲乏而懈怠,精神不振,鬥誌萎靡。此時我軍若出城突襲,必能一舉而殲滅他們。此乃天賜良機,將軍切不可錯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