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見宋金剛中了自己的誘兵之計,滿心歡喜。他立即率軍往後掩殺,追擊到敵軍的營前,方停了下來。隨後,李世民也率軍回營。一路上,他看見那些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的敵軍士兵的屍體,很是痛快。這一仗,唐軍至少斬殺了宋金剛五千人馬。這時候,翟長孫也領著那五百士卒趕來與李世民會合。接著,他們一道帶著勝利的喜悅,高呼著奔向營地。
宋金剛不知是計,以為唐軍的大部隊已及時趕到,因而不敢再貿然出兵了。他決定緊閉營門,堅守不戰,等待劉武周率軍前來增援。如此一來,雀鼠穀一下子就變得安靜了。李世民見宋金剛不敢前來挑戰,知是中了自己的計,欣喜萬分。他一麵令將士輪流歇息,一麵等待著後軍的到來。
這時,身在晉陽宮的劉武周如坐針氈,焦慮不安。他獲知宋金剛在雀鼠穀被李世民的軍隊截住,當下決定親自率軍前去援救。然而,內史令苑君璋卻以為不妥,其理由是唐將劉弘基、李仲文率兩萬兵馬鎮守浩州關寨,定楊軍難以擊敗他們而入雀鼠穀。苑君璋不僅不讚成劉武周引兵援救宋金剛,反倒勸諫皇上立即撤出太原,回師鄯陽,加固城池以抵禦唐軍。
說實話,此番劉武周率軍入侵河東,就是想奪長安爭天下,要他棄太原而回鄯陽,哪會答應?因此,無論苑君璋如何勸,劉武周就是聽不進去。末了,他勃然作色痛斥了一頓自己的妹夫。苑君璋知道劉武周為人剛愎自用,喜歡固執己見,很難采納臣下的良言。因此,他見自己遲遲不能說服劉武周,也就不想再進諫了。他怕到時真的把這個殘暴的皇上惹急了,那小命都可能難保。默然良久,他忽然長歎一聲,走出了晉陽宮。
事不宜遲!劉武周當天就率領萬餘兵馬出了太原,風風火火地趕赴雀鼠穀。部隊疾行了一晝夜,於次日傍晚時分抵達了浩州關寨前。劉武周放眼一望,但見不遠處的唐營旌旗獵獵,守備森嚴。為此,他心頭不由一怔,同時也意識到此時強行衝過去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因此,他即刻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士兵也走累了,聽說能下馬休息,欣喜不已。聖旨一下,他們就紛紛跳下馬,席地而坐,有的甚至一頭栽倒在草地上喘粗氣。
劉武周沒有下馬,而是坐在鑲金的馬鞍上,舉頭凝望著西天那輪緩緩下沉的太陽,一邊緊鎖著眉頭沉思。良久,他終於尋得一計,那張紫紅色的方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他堅信自己今晚一定能夠打敗劉弘基,率軍衝過浩州關隘,直抵雀鼠穀。想到這,他忍不住對著唐營哈哈大笑兩聲。
定楊大將高滿政聽到劉武周如此興奮,便知皇上已經找到了克敵製勝的法寶。於是,他滿臉堆笑地向劉武周請示下一步的具體行動。劉武周瞟了眼麵若重棗、身材魁梧的臣下,然後把自己的計策說給他聽。高滿政聽罷,大讚皇上英明,此計一定能夠大敗唐軍。劉武周被高滿政這麼一恭維,心情頓時暢快了許多。他對著高滿政又是哈哈一笑,然後一揮金鞭,打馬朝人群跑過去。接著,他命令將士們起鍋造飯,三更出兵。
劉弘基得知劉武周親自率軍前來,神色變得凝重起來。他知道劉武周此番是想前去雀鼠穀增援宋金剛,若讓他過去,必定會增加秦王擊敗宋金剛的難度,甚至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局。因此,截擊劉武周就變得非常關鍵,決不可掉以輕心。劉弘基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十分沉重,他獨自坐在營帳中凝視沉思了好半天,然後命人把李仲文、丘行恭叫來,一同商量禦敵對策。
不一會兒,李仲文和丘行恭肩並肩地邁進了主帥的營帳。他們向劉弘基施過禮,然後依次落座。默然片刻,劉弘基麵色凝重地對兩位部下說:
“今劉武周親自率軍從太原而來,其目的就是想前往雀鼠穀增援宋金剛。若讓他得逞,那對秦王相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