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千裏追襲【一】(2 / 2)

“秦王之言乃至理,當無二論!”杜如晦肯定地說道,“屈突將軍一向智識過人,自當明白秦王之理。今事不宜遲,當立即率軍前行。”

“在下愚鈍,差點誤了秦王大事!”屈突通滿麵羞愧地對李世民說道,“在下隻知愛惜士卒,卻將國之大事置於腦後。此實為不該,請秦王恕罪!”

“何罪之有!”李世民朗聲笑道,“老將軍愛兵如子,我當好好嘉獎你才是啊!”

“不敢當,不敢當!”屈突通放開手中的韁繩,屈腰向李世民深施一禮。接著,他大步直到自己的坐騎前,一腳踩著馬蹬,飛身上了馬。

李世民對著全體將士們說了幾句鼓舞人心的話,然後揚鞭策馬踏上了前往雀鼠穀之路。士卒們雖疲憊不堪,但人人心中毫無怨言,他們打起精神,緊隨秦王而去。這會兒,陰沉沉的天空中突然飄起了細雨,陣陣涼風吹拂著將士們大汗淋漓的臉龐,給他們平添了幾分精神與力量。

李世民率軍連夜趕往雀鼠穀的同時,宋金剛也命部隊馬不停蹄地逃跑。然而,定楊士兵因極度疲勞,行至三更時分,就一個個倒在濕漉漉的草地上不走了。宋金剛大怒,用處斬之罪威脅自己的部下,可他們就是不想站起來趕路。末了,他也沒辦法,隻好索性命令士兵們歇息,天亮時分再出發。恰恰就是這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讓李世民的部隊有了反超宋金剛的機會,從而占據了決戰的主動權。

翌日晌午,李世民引兵來到了雀鼠穀。這時,宋金剛的部隊也達到了雀鼠穀西麵的山腳下。宋金剛原以為自己可以順利通過關隘到達介州,可不曾想到李世民已身跨駿馬,橫槊立於關道之上,身後是屈突通、秦叔寶等精兵強將。他見狀,不禁大吃一驚,立馬命令尉遲敬德率軍往前衝。可是楊伏念卻不想與李世民硬拚,因為他深知軍士疲乏無力,難以殺敗李世民的精銳部隊。於是,他便勸宋王回師於山腳下那片偌大的空地上安營紮寨。宋金剛低頭沉思了半晌,也覺得這樣做比較穩妥。因此,他就當即下令部隊返回西山腳下駐紮,準備與李世民相持。

李世民知己知彼,明白僅憑自己的八千精兵是不可能擊潰宋金剛。因此,他見宋金剛命軍後撤,也不率軍往前衝,而是令他們駐紮於關道。將士們見有機會可以休息一下極度疲勞的身心,十分興奮。他們立馬動手,支起了營帳,然後就一頭栽倒在裏麵呼呼大睡了。

時至深夜,李世民還是不敢睡,他怕敵軍突然前來襲擊自己。他身披鎧甲,手執長槊,立在營帳前,兩眼密切地注視著周圍的動靜。不管有任何風吹草動,他都能夠作出及時的反應。同時,他也再三叮囑所有將士當裹甲枕戈而睡。這樣,一旦敵軍前來偷襲,就可即刻應戰。此時,他已經非常疲倦了,極需合眼好好睡上一覺,以驅散渾身的倦意。可是當那一陣陣響亮而均勻的鼾聲隨風吹到他耳畔時,他確實不忍心把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叫醒替自己放哨。為此,他隻能苦苦撐著,等待著天亮。

好在這時,杜如晦從帳中鑽了出來。他邊打著哈欠,邊朝亮著燈光的營帳走過來,他一眼瞧見秦王,大吃一驚,接著就請他趕緊回帳中歇息。李世民見是杜如晦,那雙沉重的眼皮一下子就輕鬆了不少。他謝過杜如晦的關心後,跟他探究起了攻打宋金剛一事。默然片刻,他問杜如晦:

“克明,你說說這一仗該如何打才好呢?”

“秦王,你以為該如何打最好?”杜如晦麵帶微笑地反問李世民,接著又說道,“此仗至關重要,它關係到平定劉武周的成敗,千萬馬虎不得!”

“說的對!”李世民神色凝重地答道,“正因為如此,我才不敢貿然出兵攻打宋金剛。今敵軍雖疲,然我軍也如此,且兵馬遠不及他們多。因此,我以為當堅守要道,以待後軍至。到時,我軍便有三萬兵馬,且占據關道,當能大破宋金剛。克明,你以為如何?”

“秦王考慮得十分周全,自當萬無一失!”杜如晦若有所思地說道,“隻是宋金剛見我軍兵馬甚少,待其軍士休整後,必會前來襲擾我軍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