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大敗敬德【三】(2 / 2)

李世民的輕騎兵十分驍勇,而且有備而來,自然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他們將尉遲敬德的殘部團團圍在垓心廝殺。但見斷臂殘肢四處亂飛,殷紅的熱血噴射在地麵,慘號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尉遲敬德見狀,悲不處勝,然仍舊催促部下人馬向前突圍。他知道,自己已無退路,隻有往前衝出條血路,才有活命的機會。因為,他看見了李世民在自己身後縱馬揮槊掩殺。如果自己後撤,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兩軍混戰一陣,定楊軍死傷過半,所剩士卒也陷入到極度的絕望與恐惶之中。他們清楚自己已身陷絕境,無論怎麼拚殺也無法逃唐軍的包圍圈。於是,不少人為了活命,隻好不顧往日主帥對自己的恩惠,紛紛拋戈棄戟,伏地請降。

事已至此,尉遲敬德也不阻攔自己手下投敵,隻顧著自己突出重圍。此時,他已縱馬舞槊殺至前頭,眼看就要逃出唐兵的包圍圈。可就這此時,唐將秦武通拍馬舞刀從一側閃將過來,一把攔住尉遲敬德的去路。尉遲敬德大怒,舉槊直刺敵將。秦武通眼疾手快,一刀抵住尉遲敬德的槊。隻聽當的一聲,迸出幾朵耀眼的火花。緊跟著,兩馬相交,兩員猛將大戰起來。尉遲敬德並不想斬殺秦武通,隻想盡快抽身逃走。可秦武通不解人意,一味地纏著他鬥。這令尉遲敬德又氣又急,卻又百般無奈。他一扭頭看見李世民正朝自己殺奔而來,心兒禁不住砰砰直跳,料想自己難以逃脫。

在這危急關頭,尋相突然從身後殺來。他見尉遲敬德被秦武通纏住不放,便甩手一鞭打了過去。秦武通雖勇猛善戰,卻也抵擋不住定楊兩員驍將的夾攻。眼瞅著自己敵不過對手,秦武通隻好一晃大刀,側向拍馬逃開。

尉遲敬德、尋相見秦武通閃到一邊,不禁一陣大喜。旋即,他們倆齊頭並進,奮力朝前衝殺過去。很快,他們就殺開了條血路,逃出了重圍。

待李世民拍馬趕到時,尉遲敬德、尋相兩員敵將已跑出了老遠,接著一拐彎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李世民悵然若失地歎了口氣,然後轉身收拾殘局去了。這一仗打得相當出色,定楊軍方麵除主帥尉遲敬德和尋相逃走之外,其餘士卒非死既降,而唐軍三千兵馬幾乎是毫發未損。

部隊稍作休整,然後李世民便率勝利之師沿大路返回柏壁去了。

尉遲敬德、尋相兩將逃出安邑後,並沒有往蒲阪方向趕去,而是抄小道策馬朝柏壁飛奔而去。幸好,一路暢通無阻,他倆沒有受到唐兵的任何阻擊,日暮時分進入了柏壁大本營。尉遲敬德連敗兩仗,將自己所領兵馬全部葬送了,自知罪責重大。當晚,他便自縛入宋王營帳內請罪。

宋金剛見了敗軍之將,不禁勃然作色,痛罵了他一頓。尉遲敬德原來以為宋金剛痛斥了自己一番後,就會從輕發落自己這位有功之臣。孰知事情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宋金剛非但不想輕饒他,還要按軍法處治,將他拉出去問斬。這讓尉遲敬德倒吸了口冷氣,他怎麼也沒想到宋王會這樣對待自己,內心深處油然而生憤懣與怨恨。雖說他此次的確犯了大過,但以往日的戰功完全可以彌補今日之過失,何故得受斬首之罪?他想不通宋金剛為何要這樣處理自己,就強忍住心中的怒氣與正襟危坐在堂上的宋王據理力爭。

宋金剛一向霸道,不容手下對自己有絲毫的不滿與反抗。因此,他聽到尉遲敬德梗著喉嚨跟自己爭辯,胸間不由怒火中燒。他根本不聽尉遲敬德那番很有道理的解釋,自顧著往他身上潑髒水,給他頭上亂扣帽子,砍他的腦袋算是輕了,沒處以極刑也是給他足夠大的麵子。尉遲敬德見宋金剛如此不講道理和人情,再也忍不住氣,竟然當廷跟宋金剛爭吵起來。堂堂宋王哪容得了手下將佐如此張狂,氣得呀呀直叫,大聲喝令一旁的刀斧手將尉遲敬德拖出去斬了。雖說那幾位刀斧手平日跟尉遲敬德親近,也十分敬重他的人品與才幹,然終是王命難違,隻得緩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