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坐在營寨中,一邊緊急療傷,一邊派小校打探敵情。當他獲知桑顯和的部隊非但不加緊進攻,反倒是就地歇息,不覺一陣暗喜。他不等醫生將傷口包紮好,就召集段誌玄、阿史那大奈等將士商議,決定趁機出兵偷襲敵軍。段誌玄等人一致認為時機甚佳,當下就各自率領部下飛馬出營,打了個敵人措手不及,奪回了兩處營寨,並將桑顯和逼退十餘裏。
此時,桑顯和後悔沒聽屈突壽的良言,遭此一敗。他立於馬背上對著三丈之高的太陽長長地歎了口氣,然後下令將士準備反攻。可就在這時,竇琮、竇瓊二將率數百騎兵自南山突襲隋軍背後。桑顯和見後軍嘩然生亂,便知遭敵軍偷襲。於是,他趕緊命部隊轉身迎敵。
就在桑顯和回擊竇琮散部的當兒,劉文靜捕獲到了反敗為勝的戰機,立即指揮段誌玄、阿史那大奈率軍從前麵攻擊敵人。一時間鼓聲震天,廝殺成一團,場麵極為恢宏而慘烈。
桑顯和前後受敵,士卒惶惶不安,人心渙散,很快就失去了鬥誌,逃的逃,降的降,不到一個時辰,堅持戰鬥者不足一半。桑顯和見此情狀,也是無可奈何,悵然長歎。他自知大勢已去,悔恨萬分,仰天喟歎一聲,撥馬就抄左側小路逃去。
隋軍見主帥已逃,更是無心戀戰。劉文靜乘機揮師大力掩殺,隻殺入得敵軍哭爹喊娘,抱頭鼠竄。
大戰一陣過後,隋軍所剩不足百餘人,且被段誌玄、竇瓊、阿史那大奈眾將圍在垓心。段誌玄見中間一員大將左衝右突,甚是勇猛,就猜測此人就是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於是,他拍馬上前,直取對方。屈突壽見段誌玄策馬驟至,先是一驚,緊接著揮刀朝對方砍來。
兩馬相交,大鬥起來。一旁的竇瓊見狀,飛馬過去。兩將將屈突壽圍在中心,刀來槍往地輪番攻擊對手。屈突壽麵已懼色,從容應戰。劉文靜駐馬觀戰,不禁由衷讚歎句真是虎父無犬子啊。他非常賞識這等勇將,很想將他活捉過來,留為已用。因此,他又令右側的竇琮上前助陣。竇琮得令,打馬舞槍直奔過去。
屈突壽雖勇猛無比,然終將敵不過三員大將的圍攻。大戰百餘回合後,遂感力乏,漸漸招架不住了。段誌玄見屈突壽一露破綻,就覷得時機,猿臂一舒展,將屈突壽扯下馬。旋即,竇瓊、竇琮將刀槍一齊架在手下敗將的脖頸上。屈突壽萬般無奈,隻好投降了。段誌玄將屈突壽五花大綁了,然後送交給劉文靜。劉文靜大喜,當即下馬為屈突壽鬆綁、壓驚,大加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