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見眾人欣然接受了自己的主張,很是欣慰。當下,他便開始作軍事部署。他命令李建成率軍攻取永豐倉,李世民率劉弘基、長孫順德、殷開山等數萬將士經略渭北,同時又派遣竇琮往河東再次敦促劉文靜、阿史那大奈、段誌玄等將士務必奮力圍守屈突通,決不能讓河東隋軍西下支援長安。
一番精心部署之後,李淵心裏就踏實多了。接著,他又令各位將領回營,準備出發。李淵隻把裴寂留下,兩位至交在長春宮中暢談了好長時間,以修補上回的分歧。裴寂深深體會到李淵對自己的信任與器重,內心既感激又欣悅,當即他對李淵深表感激,並行了個大禮。然後,他便和李淵一道步出長春宮,朝李建成的軍營疾步走去。他們倆將同李建成一道率軍駐守永豐倉,防守潼關,以備屈突通偷襲,進而增援長安。
時日已偏中,李世民顧不上進餐,仍舊留在自己營帳中同劉弘基、殷開山、長孫順德等主將商議進軍渭北之事。渭北幅員遼闊,隋軍守城兵力頗強,且有一部分盜賊作亂,因而掃清渭北的任務就顯得十分艱巨。好在李世民有股不畏艱難、知難而上的精神氣,因此對父親的授命毫無怨言,反倒是欣喜萬分,想能擔當如此重任,那是父親對自己的認可和器重。雖然任務艱巨,但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出色完成它,以此為創立霸業而出力,為自己建立赫赫戰功。
經一番商議,李世民決定由劉弘基、殷開山率支軍隊渡涇水攻取扶風,自己率主力攻打涇陽等各處要塞城池。布置完畢,李世民和長孫順德、劉弘基等將佐一道步出營帳,與露天中的士兵們一塊用餐。
飯後,軍士們來不及休息,就在主帥李世民的率領下朝涇陽方向火速行進,與此同時劉弘基也率兵向扶風進軍。
由於永豐倉距朝邑較近,李淵和李建成父子部隊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永豐倉守將華陰令李孝常早有結交唐國公李淵的想法,因而一聽說李淵兵臨城下,就欲率眾出城納降。然其副將劉子幹原為桑顯和部下,因桑顯和敗於義軍,想為他報仇雪恥,故而不想聽從李孝常出降,而是要與李淵決一雌雄。李孝常不忍心讓城中百姓遭殃,就與自己的心腹設計,將劉子幹誘進宴席,然後令藏伏在帷幕後的刀斧手一齊殺了他。接著,李孝常便改易城頭旗幟,開門納降,恭迎李淵義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