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連和突厥【二】(2 / 2)

李淵沒吭聲,兩眼盯著手中精美的玉杯沉思著。說心裏話,李淵實難接受與突厥連和的主張,因為他不信任這群蠻夷,甚至頗為厭惡,同時也有某種程度的畏懼與戒備之心。然而,他又不得不正視突厥的強大,根本無法無視他們的存在。他心裏清楚,如果自己想掃平天下,建帝王之業,那就必須穩住突厥,並向他們伸出求助之手,借兵馬以壯大自己的力量。而要做到這一切,那就必須如劉文靜等人所主張的那樣與突厥握手言和。這就是現實!他很明了,可因內心對突厥有排斥之意,因此一時間難以接受。

在座諸位把目光齊刷刷地對準李淵,期待著他能點一下尊貴的頭顱。可惜,李淵未能即時滿足他們的強烈願望,依然沉默不語,臉色漸漸陰沉起來了。大家見李淵如此這般,心理不由急了,卻又不敢開口再多說什麼。末了,李世民按捺不住自己,高聲對父親說:

“大人,事情緊急,您就不要再遲疑了,快做決斷吧!”

李淵斜了眼旁邊的兒子,仍舊默然不語。裴寂觀察了番李淵的麵色,加之平日對他的深刻了解,明白唐國公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作出任何決定。於是,他思忖了會兒,然後才對紛紛懇求唐國公的同僚們說句:

“各位不用多說了,還是讓唐公再想想吧。這事畢竟重大,唐公需三思而後行哪!再說,今天我們是開慶功宴,這些煩心事就暫且不提了。來,諸位,我提議我們一起再敬唐公一杯,祝唐公馬踏天下,早建湯、武之功!”

言罷,裴寂高高舉起斟滿酒的雕花玉杯,其他人也跟著舉杯齊聲恭祝。李淵也笑嗬嗬地舉杯回禮,神色愉悅。於是乎,席間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筵席散後,裴寂和劉文靜坐在一塊商量著如何應對李淵與突厥言和一事。兩人討論了一番之後,一致認為連和突厥是舉事成敗的關鍵之所在,因此上無論如何也得逼唐國公親口答應。不過,裴寂清楚李淵對突厥頗有成見,甚至可以說是積怨很深,現在勸他與始畢可汗言和,迫於形勢,他肯定會同意,可誰能保證他日後不找遊說者算賬呢?裴寂不想得罪李淵,所以他就找托辭把這件事往劉文靜身上推。劉文靜是個爽快之人,再加上心中著急,還沒等裴寂將那番冠冕堂皇的借口說完,就一口答應裴寂去勸說唐國公。

接著,劉文靜就告辭了裴寂,匆匆忙忙地往國公府趕去。走進府內,李淵正獨自坐在書房裏沉思默想。此刻,他考慮的正是劉文靜所急之事。李淵瞧見劉文靜給自己行禮,沉鬱的臉上掠過一絲笑意,低聲請客人就座。

劉文靜在那張鋪著紅錦緞的團凳上落座,稍作思索,就開門見山地跟李淵談起了言和之事。劉文靜簡潔而又精辟地分析了番當前的形勢,重申了連和突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末了,他言辭懇切地請求李淵盡快派使者與突厥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