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滅國屠城(2 / 2)

阿布裏的眼中閃動著光芒:“衛將軍果然大仁大義。”說罷下令安排人照看孩子。

“皇宮在哪裏?”衛青問道。

阿布裏向前一指:“那個圓頂的建築就是。”

“我們去看看吧。”衛青的語氣中滿是悲傷。

皇宮裏也同樣是滿地屍骨。大殿上,一具屍骨頭戴金冠,身穿龍袍,端坐在龍案後,看來是國王了。龍案上放著一張紙,紙上寫著幾行烏孫國的文字。

阿布裏拿起這紙,慢慢的念道:“烏孫國首相葛爾丹致信漢帝國大將軍衛青:博斯騰湖西,我與五十勇士等著你,決一死戰,不見不散!”

衛青冷笑一聲,語帶譏諷:“殺掉自己全部人民的人,也配稱勇士?好吧,我就會會這個勇士。傳令,大軍休息,尋找一下,看是不是有船,準備去和這個勇士做一次決戰!”

三天後,博斯騰湖邊,衛青準備上船了。

博斯騰湖,又名巴喀刺赤海,古稱西海。《漢書?西域傳》中的“焉耆近海”、《水經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

此湖東西長過百裏,南北寬過五十裏,略呈三角形,又有大湖小湖之分。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湖光與雪山、綠洲、沙漠、奇禽、異獸同生共榮,互相映襯,大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天水一色,風起時波浪滔滔,宛如滄海;風靜時波光瀲灩,湖水連天。小湖區河道蜿蜒,蘆葦叢生,荷花草怒放,禽鳴魚躍,葦翠荷香,曲徑邃深,萃草濃密,野蓮成片,各種水禽棲集其間。一派江南水鄉景色,站在湖邊看去, 博斯騰湖遠銜天山,橫無涯際。隨著天氣變化,時而驚濤排空,宛若怒海,時而波光粼粼,碧波萬頃。湖中山石與彩雲映襯,群魚共飛鳥逍波。

這個廣闊的湖泊,也和中原地區一樣,有著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這裏沒有湖泊,隻是一片風景優美、水草豐盛的大草原,草原上的牧民安居樂業。有一對年輕的戀人,小夥子名叫博斯騰,姑娘叫尕亞,他們深深地相愛。不知何時,天上的雨神發現了美麗的尕亞,要搶他為妻,尕亞誓死不從,雨神大怒,連年滴水不降,於是草原大旱。勇敢的博斯騰與雨神大戰九九八十一天,終於使雨神屈服,但博斯騰卻因過度疲憊累死了。尕亞痛不欲生,眼淚化作大片湖水,最後也悲憤而死。為了紀念他們,當地的牧民將該湖命名為“博斯騰湖”。

衛青卻無心欣賞風景,也無心去感歎這美麗的傳說,他要準備和葛爾丹來個對決。一艘大船已經備好,這是葛爾丹特別留下的,陳慶之、石遷、馬超三人隨行,另外精選了五百精銳士兵隨行。

花木蘭站在一邊,看著衛青指揮著士兵登船,終於忍不住了,走到衛青身邊,低聲問道:“你怎麼那麼肯定葛爾丹就一定隻帶著十個勇士在西岸等著你?萬一他帶著三萬人在那等你怎麼辦?”

衛青一笑:“不會的。首先,葛爾丹是西域第一勇士,他自示甚高,不會在這事情上說謊,其次,你可知他信的是一種叫伊斯蘭的宗教?據阿布裏說,信仰這個宗教的人,是不能說謊的,一旦說謊,將墮入火獄,永不超生,而葛爾丹是十分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何況,如果真有三萬人在對岸,我就轉舵揚帆回來就是了。”

花木蘭想了想,點了點頭,低聲說道:“多加小心。”衛青點頭,見船已備好,轉身大步走上船去。

岸上的人群漸漸的遠了。衛青站在甲板上,這是一艘三桅船,風勢正好,三個桅杆上都掛上了帆,衛青站在船舷邊,聽憑海風吹著。聽著甲板上人聲喧嘩,波浪聲聲。

衛青雖然並非第一次坐船,但他的確是第一次要渡過這麼遠的距離,站了許久,那份兒新鮮感已經散去,於是他轉身回到了艙室。

中午吃罷飯,衛青躺在床上打盹兒,朦朦朧朧的正要睡去,一個刺耳的聲音傳了進來。這是什麼聲音?衛青一驚而起。

又是一聲,這一回聽的更真切了,有些象一個瀕死的人逼著嗓子的尖叫,但可以聽得出,這絕對不是人聲。

衛青感覺腦袋裏都直痛,好象這聲音能鑽進大腦一樣。

倉室裏的人紛紛鑽出來跑到甲板上。“怎麼回事?什麼聲音?”馬超站在甲板上大聲問到。

衛青本來也想出去看看,但一聽馬超在甲板上,他止住了腳步,打算馬超來處理。

“這聲音,這聲音我聽過!”一個西域老水手大聲叫著,叫聲裏全是驚恐。

“是什麼聲音?哪裏發出的?”馬超急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