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軍呐喊著衝向山岡,他們一批批衝上去 ,又一批批被弓箭放倒。
山岡上,馬超正連連下令:“五千人上前,保護弓箭手,其他人,原地------坐下休息!”
五千士兵上前,保護著五千弓箭手,另四萬人則坐下休息,但坐下休息士兵們個個眼中露出懷疑的神色。
雖然他們現在居高臨下,而且背著太陽,但以五千弓箭手還是無法止住烏孫軍的攻擊的,如果烏孫軍不惜一切代價衝過來,他們仍可以攻上山岡。
烏孫軍第一次攻擊失敗。
他們連片刻的停頓都沒有,立刻發起了第二波攻擊。
烏孫能夠稱雄西域,靠的不僅僅是人數上的優勢,如果沒有強悍的戰鬥力,再多的人也隻能是送死,烏孫人更有一套獨特的運用兵力的法門,象現在這種就是其中之一。
任何一支軍隊,如果第一次攻擊失敗,總要整頓一下才能發起第二次攻擊,但烏孫軍不用,他們可以立刻發起第二次攻擊,許多西域小國就是敗在了這個辦法上:他們抗不住烏孫人的連續攻擊。
第二批攻擊直衝到山岡頂,最近的烏孫軍士兵手中的劍幾乎割斷了第一排漢軍弓箭手的弓弦。
五千保護弓箭手的漢軍士兵衝了出來,就在山頂的傾坡邊緣與烏孫軍相互攻殺。衝到山頂的烏孫軍士兵數量不多,隻一會兒功夫就被擊敗下去。
烏孫軍的第三批攻擊隨即發起。
這一回連馬超都不由得讚了一聲。如此連續不斷的攻擊,就算漢軍也難以做到。
第三批烏孫軍士兵踏著同伴的屍體直衝上來,已經衝上山頂。
“弓箭手後退!”馬超下令。
弓箭手紛紛後退,五千保護弓箭手的士兵衝到了前麵。
烏孫軍五萬,麵對著五千漢軍,雖然不占天時,麵對陽光;不占地利,要仰攻,但人數卻多於漢軍,他們呐喊著衝上來,與五千漢軍打在一起。
幾個常將軍都看著馬超。
四萬漢軍就在數丈之後坐著,馬將軍打算怎麼辦?
馬超根本就沒打算怎麼辦。
“傳令前方,不得後退,任何人後退一步則斬!”馬超下令。
山頂邊緣,五千漢軍士兵拚命抵擋,而在他們身後,五千弓箭手和四萬士兵靜靜的坐著。
一個常將軍突然衝到馬超身前,大叫道:“馬將軍,我們有四萬人可用!”
馬超大怒:“廢話!我又沒瞎!”
那常將軍的臉漲的通紅,慢慢退了回去。
前麵,五千漢軍終於頂不住了,出現了數個防禦缺口。
“全體起立!”馬超下令。
嘩的一聲,四萬漢軍齊齊站起。
馬超舉槍:“前進!”
四萬人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
兩軍相接,轉眼間,烏孫軍崩潰了!數千烏孫軍士兵跟鬥咕嚕的從山頂滾下,其他烏孫軍士兵拚命往山下逃。
烏孫軍統帥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怎麼可能?就這麼一轉眼的功夫就全軍崩潰了?這可是正在連續不停發起攻擊的情況下啊。
馬超開心的看著這一幕,他認為,至少這一次,他應當和衛青的謀略水平差不多了。
全軍搶占背向陽光的高地,占了天時地利,但由於急衝鋒,士卒們體力不足,所以缺了人和。
於是他用五千人死拚烏孫五萬人。他的目的不是拚過烏孫,而是拖延時間。隻要給主力一些時間休息一下,漢軍與烏孫軍的體力相差不多時,雙方人和皆有,而漢軍又占著天時地利,勝利自然是漢軍的。
而實際的戰事發展,比馬超預料的還要好。烏孫軍連續發動攻擊,攻勢固然淩厲,但另一方麵,卻也大大消耗了烏孫軍的體力,當漢軍全軍發起反擊時,烏孫軍的體力已經近於衰竭。如此一來,天時地利人和,漢軍全占。烏孫軍又怎麼能不崩潰?
“向前!”馬超大叫,長槍一揮,一馬當先,帶著四萬多漢軍開始了全麵追擊屠殺。
右側,也同樣傳來喊殺之聲。
馬超帶著五萬人向左側出擊後不久,右側也傳來號角聲,另五萬敵軍出現了。
“這不是烏孫軍!”花木蘭突然叫出聲來。
方才左側烏孫軍的旗幟大家都看到了,而現在,右側的旗幟明顯不是烏孫的。
“是聯軍。”陳慶之說道。
果然,來的這五萬人,有兩萬打著三個不同的旗號,三萬打著烏孫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