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將領都有些提不起興趣,唯有劉七卻大起興趣。他整日的和龐統遺書打交道,不知不覺的對這些工程巧匠之事入了迷。他看著魏其阿畫的圖形,問道:“那暗道卻怎麼挖?要知道這樣挖起來,很難保證暗道筆直,最後可能兩邊的暗道不能相接,結果白廢力氣。”
魏其阿一拍大腿:“劉將軍果然高人!一語中的!這暗渠是坎兒井的主體。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層中的水會聚到它的身上來,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處挖,這樣,水就可以自動地流出地表來。這些暗渠一般高七尺,寬四尺,短的三五十丈,最長的長達五十裏,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撈工程十分艱巨。”
“那你們怎麼保證不歪不偏的?”劉七追問。
魏其阿的臉上現出自豪的表情來:“這可就不是一句話能說明的了。我們的工匠想了好多辦法,比如木棍定向法。即相鄰兩個豎井的正中間,在井口之上,各懸掛一條井繩,井繩上綁上一頭削尖的橫木棍,兩個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兩個豎井之間最短的直線。然後再按相同方法在豎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在掏挖暗渠時,工匠們還發明了油燈定向法。用兩盞旁邊帶嘴的油燈確定暗渠挖掘的方位,並且能夠保障暗渠的頂部與底部平行。但是,油燈定位隻能用於同一個作業點上,不同的作業點上挖掘暗渠時,在豎井的中線上掛上一盞油燈,掏挖者背對油燈,始終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離方向。”
劉七還要再問,衛青卻已經接過話頭:“這坎兒井如此挖掘,隻怕十分艱難吧。”
“這是自然的。”魏其阿感慨道,“暗渠越深空間越窄,僅容一個人彎腰向前掏挖而行。地下的土質又硬又粘,加之作業麵又非常狹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條五十裏長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樣的艱辛。據說,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匠掏挖暗渠必須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長期從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壽命一般都不超過三十歲。”
“既然如此艱辛,為何一定要挖?”馬超問道。
“因為吐魯番高溫幹燥,水極易消失,將水引入暗渠就不易失散了。”魏其阿答道。
“西域如此炎熱,怎麼會有雪山?”石遷突然問道。
幾個將領都笑了起來。
魏其阿雖然也想笑,但他畢竟是過來投降的,不敢隨便招惹漢軍將領,忍下笑意,一本正經的給石遷解釋:“這雪山是因山高所致,無論地麵多炎熱,隻要山足夠高,就會有雪山。”
石遷的臉上發紅,心知自己出了個大醜,急忙轉移話題:“聽說天山上有西王母的瑤池,不知是真是假?”
魏其阿這一回倒是愣住了:“西王母?那是何人?瑤池是有,隻是與西王母何幹?”
石遷一呆。這西王母是誰他居然不知道?“就是,就是玉皇大帝的老婆嘛。”石遷答道。
“玉皇大帝又是何人?”魏其阿越聽越糊塗。
衛青忍不住笑出聲來:“石將軍,他是西域人,這玉皇大帝與西王母的傳說是我中原的傳說,他怎麼會知道?”
石遷的臉再次發紅。他這叫越遮越醜。
衛青倒也不想石遷出醜,他對魏其阿說道:“魏將軍,這玉皇大帝是我中原傳說中的最高之神,西王母是他的妻子。傳說西王母經常在天山瑤池處逗留。”
“我這倒第一回聽說。”魏其阿來了興趣,“就煩請衛將軍說一說如何?”
衛青有些為難。他可不是說故事的料。但人家既然張了口,你們要聽西域的事兒我都講了這麼久,我就問個天山的事兒你還不說?所以無論多難,也隻能說。
衛青自然不會把故事請的多活靈活現,他隻能原模原樣的背書:“傳說周朝時,穆王曾乘坐‘八駿馬車’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見了他。穆王贈送大批錦綢美絹等中原特產,西王母則回贈了天山的奇珍瑰寶,並邀請穆王遊覽天山名勝。穆王親書‘西王母之山’,留作紀念。臨別時,西王母勸飲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長壽,願君再來。’”
魏其阿笑道:“天山上可真沒有這‘西王母之山’的字跡,如有,隻怕也沒人看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