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侍郎的麵色鐵青。
他的懷裏揣著衛青所送的那封信。這信他已經翻了十幾遍,都快把信紙翻爛了。如果讓他來處理衛青此信,他隻會在信上批兩個字:支持。但現在處理此事的是顧尚書。
顧尚書也說了支持,隻是同時對皇帝又說了另外兩點:
一,現在吳明已經下獄,如果不發到京師來細審,置國家威嚴,皇帝威嚴於何地?所以無論吳明所做所為是合理還是不合理,都必須先把吳明抓來再說,哪怕是抓來了再放也行,但抓是必須的,因為這關係皇帝與國法的權威,抓,是皇帝的恩典,放,也是皇帝的恩典,這個恩典不能從別人手中出。
二,衛青為吳明鳴冤絕對算不上罪,相反,他顧懷仁對衛青的勇氣大為欽佩,所以懇請皇帝不但不要斥責衛青,還要加以表揚。隻是,聽說衛青居然長期帶著幾個女子行軍,實在是犯了軍法,更有甚者,這其中的一個女子居然是金國王妃,而衛青居然當眾答應娶此女為妻!這樣的做法,顧懷仁實在不解,隻是考慮到有些人(絕對沒有暗指江侍郎,誰要那麼想,天厭之,天厭之。。。。。。)以為他和衛青有私忿,所以請皇帝陛下來做個指導,看怎麼處理此事為好。
結果可想而知。
皇帝陛下親筆寫下聖旨,還賜下尚方寶劍,派了自己身邊的禦林軍,要求就兩個:第一,必須抓吳明歸案,第二,將衛青一並拿下!但有敢於阻擋者,殺無賒!
顧尚書帶著壞笑“鄭重推薦”由原糧道官,後被江侍郎執掌兵部時撤掉的安然安大人出馬去完成此事。
江侍郎立刻找到顧尚書,與顧尚書談了一筆交易:第一,安然官複原職,仍做他的糧道官,第二,抓吳明和衛青這件事,由他江中負責。
江侍郎心中很清楚,如果由安然來抓人,衛青和吳明是不是能活著到京城就很難說了,兵部的大牢管理是很嚴的,就算是顧尚書也不能隨便的就在牢裏殺人,但如果有人犯在路上出了問題,那可是難免的。所以江中隻能自己請命完成這件事,為此還不得不讓安然官複原職。
實際上,江侍郎這一做法同時也救了無數人的命。
第一個幸運兒是安然。
眾將士的劍都早已磨好,雖然白不信一言不發,但以馬超為首,眾將都已經私下裏商量好了,誰敢來抓衛青,就讓誰身首異處!然而當看到來的人是江侍郎時,所有人都呆住。
所以安然是第一個幸運兒。
第二個幸運兒是顧尚書。
如果是安然來,這個兵變隻怕連衛青出麵都阻止不了,那時皇帝要找責任人,隻怕顧尚書就難逃了。但江侍郎來抓人,兵變胎死腹中。
同時,漢軍眾將士,甚至於整個漢帝國都是幸運兒。
別懷疑,衛青如果被抓,他手下這幾個將領絕對可以完成對京城攻城掠地的任務,那時大漢天下姓什麼都不好說了。
江侍郎宣讀了聖旨,下令將衛青拿下。
衛青束手就擒。
“關入囚車!”江中立刻下令,“啟程!”
“侍郎大人遠來,請稍坐一坐。”劉七開言道。
按說這話不應當由他來說,但白不信不知為何沒有來,劉七主動出了頭。
“不必客氣。聖意甚急,我這就得走。”江中答道----其實不是聖意有這麼急,而是他不敢在這裏停留,真要停留,天知道軍中會發生什麼事。
劉七心中暗呼可惜。
他希望的正是江中所想的,隻要侍郎大人多留一晚,軍中就一定會發生事,可惜這一計被江侍郎所破。
“出發!”江中說了一句,轉身出帳。
門外,衛青已被鎖入囚車,但另一輛用來裝明天的囚車卻是空的。
“侍郎大人這就去抓吳將軍麼?”劉七再次發問。
江中一笑,笑的莫測高深:“這個本官自有道理。”說罷,轉身向自己的馬匹走去。
一個人突然閃身而出,攔住了江侍郎。
這個人是白不信。
白不信向江侍郎拱手為禮,鄭重的說道:“侍郎大人,衛將軍一向身體健康,無病無災,也無貪汙受賄、傷天害理的行為,所以衛將軍既不會弱不禁風,更不會自盡。現在這人可是完整的交給你了,請侍郎大人轉告顧尚書:如果衛將軍有什麼三長兩短,又或者不能公正審判,我分路軍十萬將士,願與之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