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抉擇(1 / 2)

此前他的每一步行動計劃都是聽大司馬的,對了自然沒他的功勞,但錯了也沒他的過錯,現在衛青則是要他自己拿定這個主意。如果成功,自然功成名就,但萬一要是失敗呢?

白不信在一邊見孫策猶豫,來到孫策身邊低聲說道:“孫將軍,如果你現在返身去信陽,吳將軍和大司馬已經將金軍擊敗,你去了也是白去,況且孫將軍此前也曾完全按照大司馬的指揮去做過,但一旦失敗,不還是孫將軍的罪過?”

孫策心中一動。

白不信這話說的沒錯。他現在回到信陽的話,不但沒功,反而有過,因為他繞了一大圈,卻根本沒策應上中路軍。而此前南河之役,他也是按照大司馬的指揮做的,但一打了敗丈,大司馬倒好象沒事兒一樣,一切的過錯都是他孫策擔著,為此還將他降了一級,這又是何苦來的?與其這樣,還不如幹脆自作主張,勝了與大司馬無幹,敗了自己認倒黴。

“好!”孫策一點頭,“就這樣辦!”

這以後的一個月裏,兩支漢軍部隊就好象在比賽跑一樣,不停的攻擊、攻擊、再攻擊。

三日後,衛青部克南陽。

又三日,孫策部克新野。

又二日,衛青部克鎮平。

又四日,孫策部克勳縣。

。。。。。。

這一連串攻擊,打的金軍沒有還手之力。一個月後,衛青指揮著大軍已經進抵商洛。現在,在他們麵前隻有一個重鎮:鹹陽。

鹹陽,地處“八百裏秦川”腹地,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俱為陽,故名鹹陽。這個秦時的帝都,現在已經是金軍防守的重鎮。根據信報,鹹陽原有敵軍五萬,金軍聽聞衛青和孫策橫掃中原,緊急調動了一些小部落前往鹹陽防守,這些小部落總人數也有五萬,算起來,漢金兩軍已經相當。然而另一方麵,兩軍的態勢又有所不同。漢軍雖然連勝,但現在長途跋涉,士卒疲勞,金軍則原地等待,以逸待勞;漢軍麵對的是鹹陽的城牆,而金軍則可拒牆而守;漢軍雖然名為十萬,但連續的征戰也產生了不小的戰損,目前實際能作戰的兵力不足八萬,而鹹陽金軍則是實打實的十萬大軍。

總體說來,漢軍這一回是在劣勢的一方。

衛青的大帳裏,一眾將領們也正為這件事爭吵不休。

馬超正在慷慨陳詞:“鹹陽北製黃河,南憑長安。如果占領了鹹陽,長安就變的沒有了意義,敵人隻能不戰而退,收複長安,是何等大的意義!要想收複長安,就得收複鹹陽!所以,鹹陽必打!”

石遷的個子雖婑,但胸膛卻挺的高高的,梗著脖子反駁到:“馬將軍隻知道打下鹹陽會有什麼好處,卻忘記了萬一打不下鹹陽會有什麼危害!我軍一路高歌猛進,聲威震怖四方,現在人人皆知,衛將軍乃不敗將軍,分路軍乃常勝之軍,但鹹陽敵軍人數多於我們,坐待我軍去攻,此為人和,他們守城,我們攻城,此為地利,我軍累戰,士卒疲弊,敵軍正是休息充足,此為天時。我們天時地利人合都不占,卻要如何獲勝?”

馬超打仗是一把好手,吵架可不成,他雖知石遷說的不對,卻一時不知如何分辯,急的滿臉漲的通紅。

一邊上陳慶之淡淡的說了一句:“我們曾經多次在比這還糟糕的情形下大勝。”

石遷立時語塞。他看向劉七。

劉七也是不主張打鹹陽的,見石遷無語,當下接話說道:“但既然我們可以不再重複那種情形,為什麼我們不能往安全的方向努力,卻偏偏要往危險的方麵努力?”

這話說的十分有理,陳慶之也說不出話來。

一邊上,花木蘭輕歎了一聲:“劉將軍,如果每一次作戰都要萬全才打,隻怕到今天咱們大漢軍隊還沒到南河邊上呢。打仗哪有不冒險的?”

劉七不好與花木蘭拌嘴,無論怎樣花木蘭是個女將,劉七倒還真的很信奉“好男不和女鬥”的信條,當下和稀泥道:“我等的理由都說的差不多了,就請衛將軍定奪吧。”

衛青苦笑。

實話實說,這一回,他還真的沒主意。正反兩方的話都在他的腦海中在反複交戰,他自己也不能定下來支持哪一方呢。

白不信咳嗽了一聲:“末將以為,有好的計劃,打,沒有好的計劃,不打。”

兩邊上幾個將領一起瞥嘴。

衛青卻眼前一亮。

不要以為白不信在說廢話,這才是真正的實話。打鹹陽有好處,失敗了有危險,那麼問題的關鍵就不在於鹹陽應不應當打,關鍵在於有沒有打勝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