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衛青也來不及寒暄,開口直入主題。
“發現了金軍!”馬超答道,“北邊、東邊,西邊,全都有金軍,而且據報並非是同一個部落,好象金人動用了幾個部落的部族,總數有約二十萬人,三麵來襲!”
衛青大吃一驚。
他料得到金軍會有埋伏,這種三麵圍攻也不讓他吃驚,但金軍居然又動員了二十萬人眾可讓他吃驚。雖然金軍這些軍隊已經不得不動用其他部落的人力,但二十萬人,是他現有人力的一倍之多,如果硬抗,極可能重複淮南城的故事,再次被圍。問題是汝南不是淮南,汝南城小,城牆又婑,可經不得此前的那種守城戰。況且現在他們深入敵後,大司馬等著自己從敵後發起攻擊呢,他這裏被圍,卻如何策應中路軍?
“入帳,聚將,立刻研究敵情!”衛青當機立斷。
大帳內,不時有將領進入。為防敵軍發現,這一次沒有擂鼓聚將,而是派士兵通知,所以將領們到達的有先有後。衛青已來不及等眾將聚齊,就著現有人員與眾將分析敵情。眾人一時七嘴八舌,卻也沒什麼好辦法。現在的情形是,如果不戰而退,這一次戰役的目的就完全無法實現了,而且現在分路軍置身敵後,往哪裏退?如果作戰,麵對一倍於已的部隊,一則可能打不贏,二則存在著信陽敵軍分兵來攻的可能,那樣一來,即使中路軍收複信陽,分路軍這十萬人也都被金軍屠殺幹淨了,一時間眾說紛紜,隻是沒有一個意見可用。
衛青看一看地圖,又看一看眾將,心中也是其亂如麻。這一回的事情實在太意外,明顯的是金軍事先就知道了漢軍計劃,這邊漢軍一動,那邊金軍就開始張開口袋,隻等著漢軍往口袋裏鑽。幸虧衛青心中警覺,將部隊放在城外,也虧得汝南城西有這個宿鴨湖,如果沒有此湖,隻怕金軍會四麵圍上,現在他們以為漢軍一時渡不得湖,所以先是三麵圍上,待大軍齊至後再封住這湖就可以了,沒成想漢軍現在全軍就在宿鴨湖西,正好在他們沒有封住的地方。
隻是,現在他們脫離了包圍圈當然是好事,但如何應戰卻是大麻煩。怎麼辦?衛青自己都感覺到自己的眉毛皺得疼。
“我們可以退到這裏。”一個纖細的手指在地圖上一指,衛青的鼻端聞到了一股清香,卻是花木蘭,他的手指向汝南西部,衛青也低頭去看,他的臉幾乎貼著花木蘭的臉,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馬,一時沒聽清花木蘭的話,又問了一回:“哪裏?”
花木蘭又指向地圖:“離此約百裏,嵖岈山。此山有寬穀可守,以便待援。”
“問題是我們現在等不得援兵。”白不信搖頭道。
衛青的眼睛呆呆的看著地圖,沉默了好一會兒,突然點頭:“不錯,我們就往這裏去!”他抬頭環顧了一下四周,命令道:“派出人員往南,向中路軍求助,點起全軍,退往嵖岈山,另告知全軍,我們將在此山固守待援,援軍一到就全麵反擊!”
幾個將領都互相看著,不明白衛青的意思。
“得令!”白不信首先打破沉默,大聲應令。其他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應聲。
衛青慢慢坐下,仍然死死盯著地圖。在他的心中,一個大膽的計劃開始成形。
次日一早,漢軍全軍開拔,沒有急行軍,沒有遮遮掩掩,完全是大大方方的穩步西行。一路上士卒們都在傳說,敵人數量過多,要等待援軍,援軍一到就立刻反攻。
不過,高級將領們可並不相信會有什麼援軍。不但是因為戰略態勢,而且,向南派出的救援人員也被金軍的封鎖線攔住,不得不回轉了,如果連求援都沒有成功,援軍哪裏來?但他們並沒有焦急,因為剛一開拔,衛青就下了一道命令:每天的吃飯時間要逐漸延長,而行軍灶數量則要慢慢減少。
很顯然,衛將軍又要計勝金軍了。雖然不增兵,卻減了灶。
增兵減灶之法,見於戰國之時,是孫臏所發明。據記載: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今河南開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裏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裏而趨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