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將令(2 / 2)

此話一出口,好幾個將領都同時“哼”了一聲,連李廣都是一臉不屑的傳罷這話的。大司馬這種偉大的計劃都已經玩兒了兩回了,第一回是兵指南河,想一戰殲滅敵軍,清掃南河以南,結果失敗,然後是渡河之後,又想一戰收複中原,結果中了金軍的計,倉皇南逃,現在又來這一手,真搞不懂大司馬為什麼就不長記性。但無論他怎麼不長記性,他是大司馬,底下的人隻能聽從。

次日一早,李廣先拜別衛青而回,又過了一日,分路軍十萬大軍起兵,經淮南,過阜陽,兵鋒直指汝南!

汝南,屬豫州,豫州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汝南又有“天中”之稱。高帝二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屬平輿、宜春和安城三縣所轄。文帝時,汝南郡已由陳郡析置。景帝二年置汝南國,立其子劉非為汝南王。三年徙劉非為江都王,汝南國除為郡。武帝元朔五年削淮陽國之期思、弋陽二縣屬汝南。宣帝元康三年,又得淮陽郡長平縣。成帝元延三年,封淳於長為定陵侯,置定陵侯國,屬汝南郡。又以新汲縣屬潁川郡。自古汝南有“負山麵淮,控扼潁蔡”之險,是曆代兵家必爭之地。汝南又有汝水,汝南因汝水而得名,當年,周公營建東都洛邑時,廣建圭表測日影以找尋“天下之最中”,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在汝河之濱建起天中山日表,以為天下之中。衛青這一次,要占領的就是這個“天下之最中”的汝南郡。

十萬大軍一路北行,非止一日,已至汝南城外。這一路上,十萬人衣不解甲,馬不離鞍,隨時防備著金軍來襲,可怪的是連金軍的人影都不見一個,詢問一眾百姓,都這原本有金軍駐紮,但在漢軍分路軍來前數日,都忽然紛紛拔營而去,至於到哪裏去了,則不得而知。

現在,汝南城也是一樣。漢軍還沒有紮營,城內就有鄉紳來拜,說道前幾天城裏還有大量金軍駐紮,但一夜之間突然拔營而走,不知所蹤,現在的汝南,已是一座無人占領之城。

衛青雙眉緊鎖。

雖然底下的士卒們都十分高興,以為金軍是懼戰而逃,甚至有人認為是金人害怕衛將軍的威名而走,但衛青知道,事情絕沒那麼簡單。

金軍大軍屯駐信陽,與漢軍針鋒相對,現在衛青所部繞到了他們的身後,直逼重鎮汝南,金軍再怎麼白癡也不會這樣讓漢軍一路順順當當的占領汝南,這無異於將自己的主力送入漢軍的包圍圈。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金軍放任漢軍一路占領汝南?衛青百思不得其解。

帳簾一掀,白不信走進來請令:“我軍是否進駐汝南?”衛青不答,隻是看著桌前的地圖沉思不語。

白不信慢慢走到衛青身邊,也去看地圖,看了一會兒,白不信伸手往地圖上一指:“這裏。”衛青一笑,點頭道:“正是此處。”

原來白不信所指,是汝南城西的宿鴨湖。此湖離汝南城隻有數裏距離,南北寬而東西窄。

“傳令,”衛青見白不信和自己的想法一致,知道自己的想法沒有錯誤,當既下令,“命馬超領三萬人大張旗鼓,隻說是全軍十萬眾入汝南城,晚上要偃旗息鼓,悄悄的再撤出城,退往宿鴨湖西,其他部隊今晚悄悄前往宿鴨湖西駐紮!”

白不信點頭答應,轉身出去傳令。

這一回,白不信對衛青的想法十分清楚,因為他自己也是這樣的主張。

汝南如此重地,金軍絕不會不防守,但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金軍蹤影全無,漢軍如果輕入汝南,可能會中計,但如不入汝南,又無法完成戰略計劃。所以衛青采用了另一個辦法:既入又不入。

首先,主力部隊悄悄的到汝南城西,隔著宿鴨湖駐紮,這裏離汝南十分的近,如果金軍真的沒有計謀陷阱,用不上半個時辰大軍就可以再入汝南,如果金軍有陰謀,金軍不善於水,隔著一個宿鴨湖,金人要想渡湖攻擊,漢軍大可從容應對,或戰或不戰,可以冷靜抉擇。為了試探金軍虛實,衛青又令馬超領三萬人詐稱全軍入城,再於晚上悄悄撤出,一則引誘金軍出現,二則防範被金軍圍於城中。

當晚,七萬漢軍悄悄移師宿鴨湖畔,漢軍人數雖眾,卻全都是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