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衛士進帳施禮:“外麵有一個尼姑求見。”
“什麼?”衛青一愣。
“外麵有一個尼姑求見。”衛士又重複了一次。
衛青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快請!”
尼姑求見,有過一次,那一次帶給衛青的是趙月如寫的一封信,信上隻有“救命”二字。難道趙月如又有危險了?
進來的是一個年紀青青的小尼姑,一進來就看著衛青笑,笑的衛青心裏直發毛。
“你不記得我了?”小尼姑笑了半天見衛青沒有反應,隻好發問。
“你是水月庵的尼姑。”衛青隻能大著膽子猜。
那小尼姑嘴一嘟,做了一個十分可愛的表情:“哼,這不就是在說不記得人家了嘛。我是妙玉,記起來沒有?”
衛青點頭。
他想起來了,上一次送信的就是這小尼姑。
“相隔這麼久我又辛辛苦苦的來了,也不招待我一下?”妙玉雙手前扭,擺了個形如伏虎羅漢的姿勢,雖然衛青看著很別扭,但妙玉卻對這個姿勢十分的自我感覺良好。
衛青心中火起,直想踹這小尼姑一腳。他現在關心的是趙月如帶來了什麼信息,這小尼姑卻可著勁兒的發騷!
他哼了一聲,冷冷的道:“軍中無以待客,就請見諒吧。不知趙姑娘可有信息帶來?”
妙玉眼見自己這一番表演全然無效,隻得拿出一封信來:“趙施主讓我給你帶一封信來。”
衛青接過信拆開來看,原來趙月如得知金軍已退,她想著長住在這水月庵裏也不是個事兒,因此請衛青有空時陪她走一趟,到六安去投親友。
衛青讀罷了信,心下沉吟。
這一回不會象上一回那樣突然碰到金軍了。四十萬金軍自相殘殺,已經是兩敗俱傷,遠遠撤離。目前漢軍的前鋒部隊已經向前哨探了三四百裏,自左而右,離小湖村四百裏上下,荊門、隨州、六安、銅陵各州府都已無敵蹤,漢軍這一回算是在南河以北紮紮實實的立住了腳。隻是這一次大司馬吸取了上一回的教訓,不敢過快擴張,而是邊擴軍邊向前,穩紮穩打,所以一時半會兒的衛青倒也不會有什麼大事,六安也還安全。隻是,趙月如投了六安,今後當如何與她相會?
思來想去,衛青心中終於有了主意。他向妙玉說道:“就請你回去轉告趙姑娘,請她寧耐數日,我這裏軍務稍緩就去找她。”
妙玉點著頭,卻不肯走,眼睛隻在衛青的臉上打轉。
“還有什麼事?”衛青問道。
妙玉一笑:“衛將軍忘記禮佛了。”
衛青這才省悟,急忙向衛士示意,拿了十兩銀子交給妙玉,妙玉興興頭頭的走了。
衛青暗自歎息,實在不知象妙玉這種尼姑可究竟有多少,希望不要太多吧。
趙月如整整“寧耐”了十天之久,衛青才找到“軍務稍緩”的時機。衛青讓白不信代理他指揮,他自己則帶劍背弓,騎馬直奔水月庵。
這倒不是衛青對水月庵有什麼戒心,而是因為他要送趙月如前往六安,四百裏路程,快的話也要走上兩三天,這一路上究竟會有些什麼事情都是不可知的,所以還是多一點準備為好。
衛青的這份兒細心還是有用的,因為他雖然不知道路上會有什麼事發生,有人卻知道,因為他正要讓事情按他的想法發生。
這個人就是顧衛東。
顧衛東近來身體欠佳,他吃不香,睡不好。
因為他所崇拜的金軍居然敗了,四十萬人敗給了四十萬人。他的心裏就好象堵著一塊大石一樣。他不明白金軍怎麼會敗,如此強大的國家,怎麼會敗給漢人的?思來想去,最後他終於發現,金軍之所以失敗,原因主要是衛青的陰險所至。
如果不是衛青陰險的給完顏無術送信,不是衛青利用了尊貴的琪木格王妃,金軍絕不會自相殘殺,也絕不會敗。金軍之敗,敗在他們太正大光明了,所以雖敗猶榮,而漢軍之勝,勝的陰險卑劣,勝之不武。可惜這些都是他事後才知道的,如果是事前知道,他一定會盡一切所能讓漢軍不用這些下流的方法作戰,要打就應當打的正大光明才對----或者說,按照金軍占優勢的方式來打仗才合乎情理。
但事已至此,也無法挽回了。顧衛東隻能暗中死死盯著衛青,以防衛青再使出什麼陰謀來坑害金國。
當他知道衛青將護送趙月如回六安時,他終於找到了機會。
從小湖村到六安,四百裏,有許多地方都可以暗殺衛青的。
顧衛東緊急招見了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將一大筆錢給了這人,然後,他美美的吃了一頓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