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論功(2 / 2)

馬超剛一到校場口就被吳明的親兵拉走了,衛青看著馬超和吳明在彩台邊上耳語,隻見馬超雙眉緊鎖,一時搖頭一時點頭的,衛青心裏暗暗好笑,心想不知是吳將軍又給馬超下了什麼命令,但可以肯定的是絕不會是作戰命令。一則大戰方罷,敵我都要休息,二則要是讓馬超作戰,馬超是絕不會皺一下眉毛的,相反,他倒會眉飛色舞,現在這眉毛皺的這麼緊,一定又是什麼勾心鬥角的事情。象這類事情,馬超一向是一聽就頭大的。

呯呯呯三聲號炮,大校場上一下子安靜下來,方才那震耳欲聾的喧嘩聲瞬間消失,這一下反差極大,讓所有人都不大適應,幾乎人人耳朵裏都產生了輕微的耳鳴。

隨著一陣腳步聲響,大司馬謝玄到了。

他年紀約近六旬,一部一半花白的短須,身材不高,體態偏胖,一張臉圓圓的,看起來少了些威嚴。在他身後跟著中路軍主帥、大將軍朱威,此人身高體壯,滿臉橫肉,大手大腳,看起來倒也很有些勇猛之意,再往後是左路軍主帥吳明,在三人身後,低垂著頭跟著一個身材高挑的人,卻是被金軍擊潰的右路軍統帥奮威將軍孫策。

一行人上了彩台,謝玄往台前一站,咳嗽一聲,開始官樣文章。

衛青站在下麵聽著,什麼“士卒用命、仰仗皇威”之類的話一一說起,他不由想起那臉色蒼白的皇帝。這樣的皇帝真的很有威嚴嗎?他很懷疑。

再往下大司馬的話就更能扯了,居然談到金軍此次失敗“實乃天意,背河安營,焉能不敗?”衛青看到周圍很有幾個人在暗暗撇嘴。

衛青很明白他們的心思:金軍背河安營這麼久了,為什麼現在才敗?背河安營當然不好,但好不好要看人。這一次要不是衛青建議大膽突擊,隻怕再背河安營三個月也不會敗,弄不好倒會擊敗漢軍。大司馬和朱將軍的指揮藝術,早在朱雀山之役中就很讓人領教了,再重新領教一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大司馬扯足了順風旗,從一邊拿起一個紙卷展開,開始讀兵部的獎懲命令。

第一個就是他自己,大司馬謝玄,因朱雀山一役失利,但南河之役大勝,故先懲後獎,兩相抵扣,無獎無懲。

衛青看著謝玄那臉,那張圓圓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好象這命令裏說的根本就與他無關一樣,心中倒也佩服他的城府,若沒有這樣的城府,隻怕還真當不上大司馬。

說罷大司馬,之後是三路軍統帥。中路軍統帥比照大司馬例,無獎無懲;右路軍統帥奮威將軍孫策治軍無方,降一級為定遠將軍,仍領重新組成的右路軍待罪立功;左路軍定遠將軍吳明戰功彪柄,加升一級為奮威將軍,仍領左路軍。

這之後則是各萬人隊,各路常將軍皆有獎懲,但衛青最關心的,卻是對劉安邦的處置。他四下張望也沒有看到劉安邦,不知道吳明打算怎麼處置他,於是尖著耳朵聽下去。

他首先聽到的是左二隊的常將軍顧衛東,由於生死不明,顧不做獎懲,但“祈其平安”,然後就是劉安邦,因“多年累功”,提升一級,為定遠將軍,因金軍慣於襲擾糧道,特派劉將軍專職領軍護糧,已限時出發。

衛青暗中一豎大拇指。

江侍郎果然是官場上打滾的人物。他知道劉安邦之罪根子還在於獎懲不明,長期壓下劉安邦不予升職,所以借口多年累功升他一級,以平衡劉安邦的心理,同時也考慮到劉安邦此時實在無法再在左路軍中呆下去,於是命令他專職護糧,並且限時出發,以免他需要出席大會而尷尬。

衛青的心裏長長鬆了一口氣。雖然沒有見到劉叔叔仍然讓他惦記,但至少他知道,劉叔叔總算得到了最好的處置。當然,這也全仗著吳明放了劉安邦一馬,吳明聽了衛青的解釋,心中已經明白劉安邦並非漢奸,也沒有向金軍暗通消息,雖然他對劉安邦暗地裏向顧衛東通風報信仍是十分不滿,但畢竟一碼是一碼,他還算是公私分明的,所以劉安邦能得到這種處置。

+++++++++++++++++++++++++++++++++++++++++++++++++

+++++++++++++++++++++++++++++++++++++++++++++++++

親們,我知道大家很喜歡免費的小說,事實上我也喜歡免費的小說,但您也知道,如果不上架,我也難以堅持下去,因此,下個月這部小說可能要上架了,我會努力用更好的質量回報各位。也希望親們多多支持,多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