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嗵一聲,衛青直接坐在了地上。他感覺身上發軟,額頭冷汗直冒。他定了定神,對石遷說道:“石兄,你這可是騙我了,你如何肯定此劍就是那把。。。。。。那把劍?”
石遷答道:“這個簡單,此劍方才飲過人血,衛都統請再看一眼劍身就知。”
衛青半信半不信,伸手握著劍柄,一時不敢拔出來。猶豫了片刻,一咬牙,將劍慢慢拔出大半。
七彩之光再次顯現,這把飲過人血的劍,在劍身上現出一條血色赤龍圖案,清晰鐫刻著兩個篆字:赤霄。
啪的一聲,衛青把劍一下子按進劍鞘之中,他的手直發抖。
他當然知道石遷講的這個故事,這故事做為大漢子民是人人皆知、耳熟能詳的。這就是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的故事,而這把劍就是漢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的赤霄劍!
他居然在手裏握著高祖的寶劍!雖然此劍與傳說中的“劍長三尺”不大相同,但赤霄二字可不是偽造的,那赤龍也不是假的。
衛青感覺著頭嗡嗡直響。赤霄者,帝道之劍,見者王。難不成他會代替當今皇帝?這劍又怎麼會輾轉流落到林參將手裏,直到落入他衛青的手中?
他雖然不知道此劍是經曆了怎樣的奇緣才會最終落入他的手裏,但他至少明白了石遷為什麼說要從軍和他手裏的劍有關:他手持帝道之劍,如果真的有朝一日稱孤道寡,麵南背北,石遷從他是都統時就追隨著他,應當受什麼樣的獎勵?因此石遷一見此劍,立刻決定跟隨他從軍。問題是,衛青就算做夢也沒夢過自己要當皇帝,他哪裏有這樣的心思?
石遷猜得到衛青的心思,這從衛青那變的鐵青的臉色就看得出來,他笑道:“衛都統,赤霄並不一定意味著貴為天子,你可知道裂土封王,也一樣是‘見者王’?”
衛青長籲一口氣。
石遷這個解說實在是太好了。
他並不相信一把劍就意味著人的命運會轉折,因為人的命運要人自己來創造,而不是劍。但人言可畏,如果有人知道他手裏有此劍,一句“衛青將反”告上去,他不反也得反了。而石遷這句解說,無論他將來是真的會因此劍而封王還是完全虛幻,至少意味著他不必擔心被人告以謀反了。
衛青這才感覺到身上冷嗖嗖的。原來方才他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抬眼看著石遷,不說話。
石遷讀懂了衛青目光裏的含意,他輕聲說道:“能夠認出此劍者絕對不多,即使是盜墓者中,也是百中無一。在下的嘴自當封的嚴嚴的,這一點衛都統放心。”
“我奇怪為什麼此劍會流落到外麵來?”衛青這一回決心把這把劍弄清楚,現在他反而不急著回營了。
石遷搖頭:“這我可就不知道了。不過據說呂後亂政之時,宮內大亂,有忠於劉姓之人為防江山易主,把太祖的一些物事偷運出宮,以免為他人所得。可能這劍就是那時流落出來的吧。”
衛青點了點頭。
這倒也不是沒可能的。呂後執政時,任用呂姓親戚,將劉姓的大權分開,後來全仗大將周勃扳倒了呂氏,這劍極可能就是那一段時間被偷運出來,此後流落的。
弄明白了這一層,衛青的心下稍安,方才這一番驚嚇,把他那點兒倦意嚇的飛到了九霄雲外,他決定不再休息,站起身來,看著石遷那眼巴巴的模樣,微微一笑:“在下隻有一匹馬,石兄可跟得上嗎?”
石遷大喜。衛青這意思明明的就是同意他從軍了。他急忙跳起,對衛青說道:“請衛都統稍待片刻,待我填了那墳就跟著都統一起走。”
衛青這才想起,方才那陷入三個殺手的大坑應當是一個墳墓,想到石遷暴露他人骸骨,不由暗暗皺眉。當下走到坑邊去看。
石遷急急忙忙的拿著那怪模怪樣的鍬來到坑邊,見衛青看著自己手裏的東西,笑道:“此物名為旋風鏟,是在下不二法寶,打洞挖地,作戰肉搏,無所不能。”
衛青哼了一聲,不再理會這個打洞的寶貝,而是去看坑內,一看之下,不由大吃一驚,“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那坑內,一具棺材的蓋子掀開著,棺材裏躺著一個年青女子,在女子身邊,安放著一具石像。這墳居然是女子與石像的合葬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