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原罪(2 / 2)

劉安邦本是對衛青一片愛心,但衛青成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料,加上顧尚書是非不分,賞罰不明,劉安邦明明有一個升職的機會,非但沒有升職,反而被訓斥,他的心裏十分不平衡。他是整個左路軍中資格最老,同時也是年紀最大的常將軍,這也就意味著,他是最受壓製的常將軍。而衛青是必然要一直在他手下的,因為人人都知道他和衛青的關係,他也不可能把衛青放到其他隊伍中去,直到衛青一路升職,超過他,然後,他麵對這個見麵就叫自己叔叔的人俯首低眉,成為下級。

所以劉安邦十分不平衡,每想到此就會十分尷尬,最後,這種憂慮扭曲了他的心態,讓他決定阻礙衛青升職。恰好吳明找他詢問衛青可不可能是漢奸的問題,讓他知道衛青犯了大錯,他決定利用顧衛東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事實證明,他的確做到了。原本吳明答應舉薦衛青為參將,劉安邦私下使壞的結果,衛青隻得了個百夫長。然而,劉安邦卻忘記了一件事:吳明可不是眼裏能揉得進沙子的人,有人如此幹涉他的權力,他怎麼會不了了之?吳明靜下心來後第一個想法就是思考誰能夠在顧衛東關押期間接近他,這是十分好調查的事情,在能夠接近它的人中再找出知道衛青這一次犯錯秘密的人,結果,隻有劉安邦一人。

吳明本也沒想如此公開的與劉安邦對質,畢竟這是一件理虧的事情。無論如何,衛青的確是向金軍私送消息了。但這一回他們意外遭遇金軍,而金軍的行軍方向明明的就是衝著左路軍主力來的,而不是佯攻的左二隊,這讓吳明不由懷疑又是劉安邦在泄露消息以阻止衛青立功升職,但如果真是這樣,那劉安邦可不僅僅是內奸了,他這是在謀殺數萬左路軍士兵。激怒之下,吳明決定公開揭穿劉安邦。

這一連串想法如閃電般一一掠過衛青的腦海。他現在明白為什麼吳明說他的年青、軍職低和入伍時間短導致他不理解劉安邦的做法了。

因為年青,所以他不理解中年人的心理;因為他軍職低,所以他不理解高軍職人那種患得患失的心態;因為他入伍時間短,所以他不理解長期得不到提拔那種內心的憂憤和焦慮。

衛青的確懂了,但他寧願不懂。他的心裏現在比方才不懂的時候反而更痛苦。

是誰把他親愛的劉叔叔給逼出了如此扭曲的心理?不是他衛青,也不是吳將軍,而是顧尚書!劉叔叔為官多年,清正廉明,戰功卓著,卻始終被壓製著,就是數月前,明明犯了大錯的顧衛青卻被提升為常將軍,而力戰克敵的劉叔叔卻被兵部專門發文訓斥,劉叔叔固然表示自己不在乎,但他的心裏真的能一點也不在乎嗎?如果能夠公正評判,劉叔叔早就升職了,也不至於擔心衛青會壓在他頭上讓他尷尬。扭曲的獎懲最終讓劉叔叔心理扭曲了,但這能怪劉叔叔嗎?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為什麼要讓他對一切都完全無感?他是軍人,不是僧人!還有多少象劉叔叔這樣被壓製,最後無法為國盡忠,無法一展才華的人?難道隻是劉安邦一個嗎?

衛青越想越氣,他已經不再思考劉叔叔的事情,而是在思考整個的兵部製度了。“如果一直這樣賞罰不明,象劉叔叔這種情形,隻怕絕不會是一個人!”衛青不由得脫口而出。

吳明一愣。他沒想到衛青會由此聯想到這個方麵來。但他不得不承認,衛青說的的確有理。問題是,無論多有理,這種現狀也不是他吳明能改變得了的。他再次長歎了一口氣,向衛青揮了揮手:“你去吧,放心,我不會虐待劉將軍的。隻是,你要快點升職,最好在我想要阻止你之前升到我的頭上去。”

衛青象夢遊一樣走回自己的營帳。趙月如已經離開了,在離開前細心的鋪好了衛青的被褥,還幫衛青洗好了衣服。

衛青慢慢坐在床上,心亂如麻。他不知道該感激趙月如,還是該同情劉叔叔。或者,他應當想一想,趙月如究竟是更喜歡他還是更喜歡白不信?

啪的一聲,衛青抬手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個耳光。憑什麼讓人家喜歡你?你殺了人家的爹爹,她媽媽也因此而死,她就是因為你變成了一個舉目無親的孤兒,人家對你有一點笑臉,就自己幻想起人家喜歡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