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金軍的援兵(2 / 2)

吳明如此失態絕對是有原因的。

這原因就在衛青這個問題的答案中。

這支親善軍原本是在金軍後方,現在卻拉到了前方來,那麼,他們是從哪裏來的?答案是:渡河而來。

既然他們能夠渡河而來,那麼糧草裝備當然也能渡河而來。或者說,雖然金軍可能後勤供應仍不輕鬆,但至少已經恢複到足以增添兵力的程度了。

那麼,如果這一戰漢軍不能取勝,或者雖然取勝但拖延的時間過長,就會給金軍時間重新集結兵力,這樣一來,首當其衝的就是已經進入金軍側後方的左路漢軍,左路軍一失敗,金軍完全可以利用新到的兵力從側翼反擊中路漢軍,反而威脅中路漢軍的左側。換句話說,要麼速戰速決,要麼,不但左路軍失敗,整個漢軍都要失敗!想到這個可怕的後果,吳明怎麼會不失態?

“我們仍有機會。”衛青沒想到吳明會如此失態,急忙安慰,“金軍一時半會兒的還無兵可調,否則他們就不會把這種最沒戰鬥力的漢奸部隊調來充數了。”

吳明點點頭。想來金軍的大部隊仍在與法蘭斯王國作戰,一時無法調到這裏來支援。但這事兒可不能亂賭,不用多,隻要有個二三萬金軍調集起來從他們側後發起攻擊,這山上的金軍再趁機出擊,整個左路軍就要完蛋,至少是休想再威脅金軍主力了。

“明日咱們就強攻,一定要拿下朱雀山!”吳明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來,他的臉在逐漸黑下來的天色裏扭曲著。

次日一早,吳明重新調配了兵力。左二隊退到整個左路軍後麵,每日向外遠遠哨探五十裏,嚴防有新增援的金軍自背後來襲。左三隊則做為整個左路軍的後備隊,吳明不打算拿這支整個左路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和金軍拚消耗戰,而是留下它,萬一有金軍來襲,左二隊是靠不住的,關鍵時刻還要左三隊頂上去。

左一、左四和左五三支部隊則做好準備,輪流攻山。誰都知道,這一回強攻,絕不會一次成功,這樣險峻的山,隻怕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行。

與此同時,吳明還親自寫了兩封信向大司馬謝玄和中路軍統帥大將軍朱威報告現在的情況,命人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送出。

號角聲響起,左一隊首先出動。這狹窄的山路根本施展不開大量士兵,隻是一左一右各出動兩千人,向兩座山峰攻去。

吳明緊跟在右路攻擊部隊的後麵,他要親自看一看這裏的情形。

右路攻擊部隊的指揮官是參將黃安,他看到定遠將軍親自到來,心知這是一次表現自己能力的大好機會,大聲吆喝著指揮士兵前行。

漢軍士兵一路無阻的走過平緩的山腳,又爬過一段段石階。吳明跟在隊伍後麵,心中越來越緊張,他不知道漢奸部隊的第一個阻擊點在哪裏?為什麼這樣好的阻擊點卻沒有布置人手?

山路一轉,一塊峭壁突兀而立。漢軍已經接近那段峭壁。峭壁上人影晃動,一麵旗幟打了出來,那旗上分明是一個大大的麒麟。

“是親善軍!”將領和士兵們紛紛叫道。

“這回把他們殺光!”幾個百夫長異口同聲的說道,人人都紅了眼。

侵略者固然可恨,但自己的同胞公然賣國為虎做倀更可恨。這一回,絕對不能饒恕這些敗類們!

黃參將大聲發令,一個百人隊快速前進,轉眼已到峭壁前。

還沒等漢軍士兵向上攀爬,峭壁上突然向下扔出數個大石塊,當先的兩名士兵躲閃不及,被砸的腦漿迸裂。四五個士兵急忙想閃開,但峭壁下山勢極陡,一個站不住,紛紛滾落下來。百夫長大聲呼喊,下令士兵們先撤下來。

黃參將眼睛雖然看著前麵,心思卻在他身後的吳明身上,他一定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展示他無與倫比的作戰指揮能力。眼見山勢如此險惡,他打起十二分精神指揮作戰,看到強攻不果,他立刻下令:“備箭!”

百多名弓箭手立刻聚集起來。

“放!”一聲令下,弓箭手們連連放箭。

峭壁上的平台本來就不是很大,加上山形狹窄,那些防守的士兵根本無處躲藏,一時間不由大亂。

“再放!”黃參將見此計得逞,心中大喜,連連催促。

平台上一時間呼爹喊娘,那些親善軍本就沒有上佳的鎧甲護體,平時隻是當個金軍的打手,現在突然麵臨弓箭的攻擊,一時間居然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