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尚書發家史(2 / 2)

有些事,如果不說出來可能還有成功的希望,一旦說明了,反倒沒希望成功了,這就是官場和戰場不同之處。就比如現在這樣的事情,顧尚書知道連吳明都忍不了了,可能會私下裏告誡安然收一收手,以免把大家都逼急了不好收場,但如果吳明不是私下抱怨而是公開說出來,顧尚書總不能承認是自己讓安然去貪腐的吧?那麼他唯一的選擇隻能是不但不處罰安然,反而處罰吳明,以便讓大家知道不是他顧懷仁任命了一個貪官,而是吳明栽贓。所以,雖然吳明已經寫信給顧尚書,但麵對衛青和一眾將官的質問,他隻能忍住。他心裏知道這會讓許多人對他不滿,但他也隻能裝做不知道。因為如果不是他的手下對他不滿而是顧尚書對他不滿的話,他的這個官也就當到了頭了。

事實上,吳明的心裏也在暗暗著急,他也想知道,顧尚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抱怨?信件已經送走十天了,顧尚書也應當看得到了吧?

巧的很,顧尚書此刻正在處理這件事。

顧懷仁,字富白,少年有為,年紀輕輕就成為大學士。別的大學士每天都糾結於財政、吏治、皇權等等,皇帝麵前這方麵的奏章文書每天都有一尺高,但顧懷仁卻沒有去做這些研究。

如果你想出人投地,那就要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所以顧懷仁既不寫如何增加國稅的辦法,也不抨擊地方官吏如何無能貪腐,更不去攙和哪位皇子可能是未來的皇帝,他隻是一心一意的研究軍事。

三年裏,他隻上了一道奏章。但就是這一道奏章,讓他成為兵部大員。

此後他老老實實的幹了十年兵部,十年裏,他一點點的由小職員到副手,由副手到大權在握,他最終成為了大漢帝國屈指可數的幾大要員之一。

他威風八麵,雖然一生從未當過兵,甚至沒有見過戰場,沒有下過部隊,但他卻是整個國家軍隊的領導者;他八麵玲瓏,在和他官職相仿的官吏中,沒有誰對他十分不滿,但也沒有誰對他不敬畏三分。

然而另一方麵,他就象一個貪婪的鱷魚,在他的眼裏隻有一個字:錢。他不怕錢多,不怕手段黑,隻怕手段黑時賺到的錢不夠多。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吞下更多的銀錢,從早上一睜眼到晚上睡著,他的腦海中隻有兩個字在反複閃動:“賺錢!賺錢!賺錢!”

現在,他正在處理他的私信。這些私信他一向不由任何人經手,因為這裏多為不可說出的秘密。

比如,第一封信就是糧道官安然送來的,信裏沒有內容,隻有一張銀票。十萬兩。

顧懷仁最愛讀這種信,而且特別能讀懂這種信。他立刻決定,明天就給安然發一個嘉獎令,獎勵他勤勉奉公,保障了前線的糧草需求。這個獎勵雖然是給安然的,但同時也證明了他顧懷仁的能力:這個糧道官是誰任命的?難道不是他顧懷仁慧眼識英雄嗎?

接下來的信,他可就不那麼愛讀了。

先是一封定遠將軍吳明的信,說道他的愛子顧衛東將軍在戰場上有些違反軍紀的行為,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行為卻語焉不詳。

他不喜歡這種信,因為這種信意味著,他有一些把柄被人抓住了。他很明白吳明為什麼不說清楚是什麼樣的行為,因為如果說清楚了,萬一這消息被他人知道,就會問他這個兵部尚書是怎麼處理的。而他當然不能從重處理自己的兒子。

所以吳明不說清楚是什麼樣的行為,意思是第一,給他留下遮掩的空間,賣他個好,第二,也讓他明白自己處罰顧衛東已經是十分的從輕了,不要再亂加幹涉,同時也是個解釋的意思,省得顧衛東來告狀。

顧懷仁對吳明這種處心積慮給自己留下回旋餘地的行為並不感激。他認為,如果吳明真的對自己忠心,就該幹脆當做什麼也沒發生過,無論顧衛東有什麼違反軍紀的行為,都不應當把這個信息傳到他的耳朵裏。現在這種行為,反而讓他不滿,好象他顧懷仁倒要對吳明感恩戴德一樣。

而他兒子的來信讓他更是對吳明不滿。在信中,顧衛東說道吳將軍不但把他關押起來,而且在放了自己後縱容下級軍官對自己大打出手,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卻也是含糊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