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城凶案(1 / 3)

第一案

人有自由意誌,成人成獸全靠自己——盧克萊修

第一章古城凶案

K市是旅遊名城,2010年被網民評選為全國十個最宜居的居城市之一,這是個有故事的城市,陽光下的古城牆盡情的向來客展示自己的種種風情,再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

五一過後,氣溫漸漸升高,民眾的旅遊熱情也隨之高漲。坐久了辦公室的人們開始陸續的走到戶外,去感受夏至還未來得及變得炙熱的陽光。

可是,即使最美麗的城市,也有著陽光無法觸及的陰暗處,這些陰暗之處日日夜夜存在於這個城市的每條胡同中、每寸土地上,它們黑暗、肮髒,即使是最燦爛的陽光也無法趕走它的腐敗之氣。

K市送走一輛輛的旅遊大巴,又迎來一群群的異鄉人。甚至從高速出口到市區的公路都被命名為‘迎賓大道’。

當遊客帶著統一的帽子,跟著導遊在景區中穿行時,當陽光照的黑暗也無處藏身,隻能暴露在陽光下的時候,大學城區一條破舊的胡同裏,一個駝背的老婆婆正在垃圾堆裏翻找,找能用的,能賣些錢的,或者能填飽肚子的。

她和大多數生活在城市角落的老人一樣,被貧窮和疾病包圍,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還有一個蹣跚學步的孫子,這讓她不得不走出家門,走進破爛的胡同中,走進城市中最肮髒的角落,或許很多人都不相信當今社會還有人生活的如此困窘,沒有工作,沒有社保、醫保、甚至有人一輩子都沒有一張身份證,他們是被社會遺忘的人,有時我們的眼睛看得見最細微的病菌,看得見宇宙遙遠的星辰,卻看不到處在社會底層的悲慘世界。

老人把顫巍巍的手伸向一個黑色的塑料袋,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把塑料袋從垃圾堆裏拖出來,這麼重,一定是誰家扔的剩菜,老婆婆在心裏默默向老天爺祈求保佑,如果是些剩菜剩飯,今晚家裏的小孫兒就能吃個飽飯了。

看著打開的塑料袋,老人一聲驚呼,倒在了充斥著汙水腐臭的胡同中。

2011年5月23日,下午五點三十八分,市公安局接到報案,一名環衛工在一條胡同裏發現一名暈倒的老人,以及一個打開的黑色塑料袋,裏麵裝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老人是第一個發現塑料袋的人,報案的是來清理垃圾的環衛工人,警察趕到後立即封鎖了現場,法醫對現場進行了取證,大批民警和警犬出動在對大學城及附近的幾個城區的垃圾堆還有小胡同,以及人跡罕至的犄角旮旯進行大規模的搜查,甚至在市中心的西司湖進行打撈。

直到夜裏十點多,警察在大學城附近一共找到七個裝有屍體碎塊的黑色塑料袋,屍體被切割的很整齊,碎塊達一千多塊,被厚厚的食用鹽覆蓋,已經有些腐爛,發出陣陣臭氣,死者錢包手機都不見了,衣服被疊放的整整齊齊放在裝有碎屍的黑色塑料袋中,一些辦案多年的刑警都不忍直視,凶手的殘忍程度令人發指。

就在兩天前,民警曾接到一起報案,一名H大老師稱自己的學生失蹤,下落不明,當時失蹤時間未超過24小時,民警並沒有立案偵查。

當天晚上,那名報案的老師接到了來自刑警隊的電話,讓已過了而立之年的男老師紅了眼眶。刑警隊發現了一名被分屍的女性,懷疑是那名失蹤的女學生,希望失蹤女生的室友前往公安局認屍。

學校考慮到死者的室友都是年輕的女孩,父母還在趕來K市的路上,由那名報案的男老師前往認屍。

在公安局的停屍房裏看到自己學生屍體的時候,三十多歲的男老師要不是被民警扶著差點因為腿軟坐到地上,走出停屍房的時候,他聲音顫抖的說:“張孟雅是個好孩子,我想不明白怎麼會有人對她下毒手,還是用這麼殘忍的手段……”

到這時死者的身份已經被確認。死者張孟雅,20歲,女性,H大在校學生,三天前失蹤,失蹤前與室友發生矛盾後外出一直未歸,據目擊者稱,最後一次見到她是晚上八點左右,張孟雅獨自在校園附近的餐館吃飯,當晚她沒有回宿舍,舍友聯係不到她就上報老師,老師聯係其家人,得知張孟雅並沒有回家後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