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錢的慈善大業
時代冰點
作者:楊江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裏邊……”,80後的兒時,唱著這首童謠洋溢著的是由衷的自豪感;90後的兒時,唱著這首童謠彌漫著的是怪異的陌生感;00後的兒時,這首童謠隻能存活於網絡搞笑版,呈現出的是擋不住的黑色幽默——“如今的一分錢,丟在馬路邊,還會有誰把它撿,不是不愛錢,隻是麵值小了點……”
一分錢命運跌轉的尷尬同樣出現在一元錢上,還有誰再能像當年那樣飽含自豪地當眾掏出濟貧救困的一元錢?我們五味雜陳地吟唱——如今的一元錢,藏在罐裏邊,還有誰敢把它捐,不是沒愛心,隻是麵值小了點……
讓一元錢的慈善重新變得更坦然、更尊嚴、更莊重、更神聖,@鋼子——一個至今仍被神秘包裹著的“慈善俠客”,正在大張旗鼓做著這樣的事情。
這個一元錢的平民慈善大業就叫做——慈善純公益。
“網絡首善”
何謂慈善純公益?@鋼子的定義就是:“用慈善的方式(捐贈)、無回報且容易付出的行為和集合大眾的力量去幫助或救助個人,用這樣的方式感動他人,影響他人用善良來回報社會。”
因為“純”在我們這個被物欲綁架的社會暫時是一種稀缺的品質,所以我們在理解“慈善純公益”這個概念前必須先認識這個概念的倡導者——@鋼子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2013年10月12日的北京,深秋意濃,一場溫暖人心的慈善公益活動在眾人關注中舉行,這就是2013美麗童行——中國鄉村兒童聯合公益慈善之夜,作為本次公益慈善盛典的特邀嘉賓、被全國網友稱為“網絡首善”的神秘富豪@鋼子在這次活動的現場捐款155萬元。這是@鋼子在公眾麵前的最新一次亮相。但一如既往,慷慨解囊的@鋼子依舊保持著其神秘的色彩——任由眾人望眼欲穿地期待,他照舊不肯現身。
在網絡平台中,@鋼子不過是一個ID號,現實生活中,盡管此前已多有媒體報道,但是他真實的身份仍鮮為人知。
但這並不妨礙他受到眾人的追捧,他濟貧幫困毫不吝嗇,迄今為止,他是微公益平台捐款最多的個人,截至2013年10月14日,@鋼子在微公益平台已經捐款超過455萬元,捐款筆項高達497筆,最高單筆捐款100萬元,這個紀錄迄今未能被人突破,@鋼子“微博首善”的稱號由此得來。
在這些捐款中,@鋼子為給環衛工人送愛心早餐的公益活動——愛心早餐,累計捐款超過10萬元,為因救落水群眾而犧牲的武警廣州支隊戰士鄭益龍捐款40萬元,為@鄧飛的免費午餐計劃兩周年一次性捐款100萬元。加上美麗童行中捐贈的155萬元,@鋼子已為@鄧飛的項目捐款255萬元。
除此以外,@鋼子令人驚歎的大手筆更是向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豪捐1億元。
這所有的一切發生的時間跨度不過才區區一年。除卻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項目1億元,@鋼子這一年間累計在線上線下捐款已逾1000萬元。
在這一年間,他創建了倡導全民慈善的“慈善純公益”創新理念,並因此被國外媒體評價為發起了中國民間慈善的革命。
他建立了沒有募捐賬戶的平民慈善公益組織“鋼絲善心團”,並發起了“鋼子一起捐”,用不圖回報的行善方式聚集大眾的力量救助需要幫助的人,感動他人,回報社會。
然而,就像美麗童行這次慈善活動中的表現一樣,@鋼子始終保持著神秘的低調,他隱居幕後,卻屢屢將一群以80後主導、90後代言的年輕人推向了台前。隱居幕後的@鋼子一如既往保持著他的低調。在這樣一個“懷疑有理!”的時代。如何去質疑這樣一個連姓名都不肯透露的豪捐者?
他到底是誰?如此強烈的反差又意欲何為?
“土豪捐贈”
幾經努力,在北京市內的一個部隊大院,記者終於見到了@鋼子,出於對采訪對象的必要尊重,記者接納了其繼續保持神秘的請求。
因為@鋼子的理由很充分——他希望,慈善純公益是因一個理念而起,“@鋼子”是誰不重要,不是一個人,應該代表一群人,他期望的是人們對一個理念的推崇,而非對某一個人的敬仰。
@鋼子今年剛40歲,有著與同齡人一般的曲折,@鋼子出身農家,從小深受金庸武俠小說的影響,崇武,有著一股執著的俠客夢。為此他在15歲人少林習武,17歲出山後闖蕩江湖,隻身奔赴俄羅斯,淘得第一筆金,2000年前後隱居上海。在其個人與經商家庭實力的支撐下,在上海浦東的黃金地段置業。
但擁有財富的他找不到滿足感,陷入了人生意義的沉思。他再次出現在社會上,是2011年11月份。
這時候他的身份是神秘的捐贈人,網名“8號當鋪”,2012年10月,浙江溫嶺幼師虐童事件出現後,@鋼子似乎找尋到了他人生的燈塔。這起事件激發了身為人父的他的憤怒,由此一腳踏入慈善公益領域,一年後,他創建了中國兒童權益保障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