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重回梅花公館(3)(2 / 3)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漩渦的形狀非常規則,如同一條透明的垂直管道,隻把大船吸下去,不影響周遭水體。

我向下看,那“管道”極深,視線盡頭,仍不見底。

那人從右側遊回來,拉著我的手,快速上浮,露出了水麵。

“走,上船,趕緊走!”他猛地吐出一大口水,大聲叫著。

“這種怪事以前出現過嗎?水下有什麼?怎麼能出現那麼猛的漩渦?”我問。

那人不答,等到上了船,重新操槳,繞過漩渦向北。

我們身後的湖麵很快就恢複了平靜,如果不是我倆親眼目睹,根本不相信幾分鍾前曾有一艘大船瞬間沉沒。

到了北岸,有人從蘆葦叢中現身,發出鵓鴣叫聲。

那人也用鵓鴣叫聲回應,隨即將船頭的繩子扔給對方。

“全中先生在上麵。”那接應者說。

那人問:“先生等急了吧?”

接應者低聲笑:“等急了?嗬嗬,你什麼時候見先生急過?就算天塌下來,他也照樣慢條斯理地做事,跟沒看見一樣。”

那人帶我上岸,立刻向前小跑起來。

我心裏有種恍恍惚惚的感覺,這裏是大明湖北岸,是我自小到大來過數百次的地方,對它每一季、每一年的變化都了然於胸。可是,我從未見到過二戰時期的大明湖北岸,鐵公祠、北極廟、水門……這些景物應該是非常熟悉,可現在看起來卻又那麼陌生。

“快走,快走!”那人在前麵連聲叫。

我們進了鐵公祠,一股陳年的香火氣撲麵而來。

“啊也!”那人叫了一聲,忙不迭地收腳。

原來,一進祠堂門口的正中位置有著一小堆沙子,約有半米高。那人走得急,祠堂裏燈又暗,一腳踢上去,半堆沙子立刻飛揚起來,向前扇形潑灑出去。

我早就停步,才沒讓那人急退的身形撞到。

祠堂的北牆是供桌、供台,供台上是著名的鐵公神像。

大概在2003年前後,濟南市政府重修鐵公祠,塑像也重新塑造過,煥然一新,供外地來的遊客觀瞻。

鐵公之於濟南,是一個公平、正義的象征符號,也是大明湖景區永遠不會遭到冷落的景點。

眼下看,鐵公塑像已經殘破,身上披的錦袍也掛滿了蛛絲灰塵。

“先生,對不起,對不起!”那人立刻道歉。

我心底有了不祥的預感,立刻聯想到諸葛孔明在五丈原做的最後一場法事。彼時,反骨將軍魏延踏滅了七星燈,也絕了諸葛孔明最後的一線生機。現在,那人踢飛沙堆,豈非同樣道理?

“你——幹的好事!”祠堂右麵暗影裏,三個人同時起身,舉手喝斥那人。

“罷了。”供桌前倒背著手肅立的男人低聲阻止。

他沒回頭,卻好像已經洞察了一切。

“先生,我把您說的那個人帶來了。”那人惶恐地退到一邊去。

我淡然一笑,繞過那沙堆,緩步進了祠堂。

“年輕人,你一定在想,故弄玄虛救不了這座城,唯有國共合作、萬眾一心才能趕走日本鬼子,對不對?”那肅立著的人問。

我心裏正是那樣想的,因為縱觀二戰曆史,兩黨合作發揮了巨大威力,把中國人團結為鐵板一塊,才阻止了日寇的鐵蹄持續西進。這種合作不亞於三國赤壁之戰中的“玄德、仲謀聯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隻有中國人都站起來了,才能同仇敵愾,共禦外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