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食腦之術(3)(3 / 3)

我急了,兩手一起向右指。

任何一場戰鬥中,無論大戰還是小戰,無論敵強還是敵弱,都需要全力出擊,把握一切可乘之機。

古人用“搏虎盡全力、搏兔亦盡全力”這句格言來闡述戰爭中獲勝者的秘訣,隻有竭盡全力去做,在別人看來才會毫不費力。

紅袖招退出去,我在心底默默地倒數十秒,然後果斷地向右跨出,到了305房間的窗外。

這一次,事實沒有再令我失望,一個戴著耳機、麥克風的女人正坐在書桌前,對著一台筆記本電腦沉思。

我站的角度正好能看見電腦屏幕,上麵是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交談的聊天軟件界麵。

很明顯,我腦子裏出現的那些話都是她說出來的,而她也不是主使者,隻是聽令於幕後大佬的前台人員。

嘭的一聲,紅袖招撞開房門闖進來,我也及時地推開了塑鋼窗,一躍而下,與紅袖招夾擊那女子。

那是一個熟人,咖啡館裏的女招待。

“好啊,又見麵了。”我找到了真相,可心裏並不輕鬆。

“是啊夏先生,又見麵了。”女招待推開轉椅站起來。

“別動,慢慢地走,走到牆邊去。”紅袖招喝令。

“別擔心,我不會殺人,更不會濫殺無辜。”女招待解釋。

女招待在這裏,更坐實了“白芬芳害我”的說法。

電腦屏幕上,一行行文字全都是我剛剛聽到腦子裏的小人說過的,原來這才是女招待一句一句讀給我聽、讓我精神困惑的主因。

“為什麼?”我問。

女招待居然還能笑出來:“夏先生,不為什麼,白畫神隻是覺得,你心裏藏著太多秘密,必須弄清楚那些,你們的合作基礎才會更堅實、更穩固。”

她的笑很甜美,也很嬌媚,但在我看來,卻像是美女蛇一樣,詭異而可憎。

“你們這樣做,會死人的。”我澀聲說。

如果我之前由窗子裏墜落,就會伏屍於芙蓉街尾,上明天濟南各大報紙的頭條。這種結果,亦是白畫神賜我的。

既然這樣,大家哪裏有什麼合作的可能呢?

“殺了她?”紅袖招問。

我搖搖頭:“她不過是為虎作倀,罪不至死。”

紅袖招懊惱地歎氣:“夏先生,你……你憐香惜玉也要分個場合吧?燕王府的人這樣對你,你還下不了手,將來怎麼做大事?”

女招待笑起來:“夏先生,白畫神說得沒錯,就算被你發覺了,你最多也就是訓斥兩句而已,我絕對沒有性命之憂。紅小姐,你身為丐幫中層骨幹人物,應該多學學夏先生的氣量。人有多大的氣量,就能坐鎮多高的地位,你們說呢?”

我覺得有些困惑,因為我看不透這女招待在想什麼。

她被抓了現行,應該惶恐或者害羞才對,可現在她臉上根本沒有任何羞恥之色,反而泰然自若,侃侃而談,仿佛在跟我閑聊一般。

“為什麼會這樣?她如此有恃無恐,到底憑借什麼?”我在腦子裏不斷地劃著問號。

“殺了她!”我腦子裏有個聲音在暴怒地吼叫著,“不殺她,以後燕王府得寸進尺,你的生活就不得安寧了。殺人需要理由,現在就是最好的理由,她用‘食腦之術’害你就是最冠冕堂皇的理由。現在殺她,道德上、良心上根本沒有任何負累和愧疚。動手吧,現在就動手吧!”

當然,第二個聲音也存在,極力反駁第一個聲音:“她隻是大人物身邊的下走,主人要她幹什麼她必須幹什麼,這是忠義之士,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應該受到褒獎才對。該死的不是她,而是背後主使她的人。”

兩個小人爭執不下,令人左右為難。

紅袖招按住鼠標,在電腦屏幕上點了兩下,關閉了通訊軟件的對話框,露出了另一個播放視頻的小窗口。原來,女招待一邊出聲攻擊我,一邊還在看視頻。

“啊?這才是食腦之術!夏先生,你來看,這才是傳說中真正的食腦之術!”紅袖招立刻低叫起來。

我的視線落在電腦屏幕上,畫麵中,一個身著白色隔離衣的人正捧著一隻玻璃盒子,俯身於一張病床前。病床上躺著一個老男人,身上插著各種管子,臉上戴著氧氣麵罩。

紅袖招把電腦聲音調大,有個帶著港台腔的中國女人正在解說:“通常情況下,生物學中將能夠齧噬人腦並還原為數字內容的昆蟲稱之為‘噬魂者’,意思是它‘吞噬了人類的靈魂’。這個詞非常形象,完美描述了我們這種‘食腦之術’的科學意義。為什麼我們把這項奇術稱為‘食腦之術’,就是想說,‘腦’是人類最寶貴的中樞控製器,‘食’是為了更好地對‘腦’進行保護,以幫助這個人、這個有價值的人傳承其思想經驗,使之對其家族的後輩有提點訓誡的巨大作用。這是一種生物學技術,也是一種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奇術’,是唯物主義科學與唯心主義迷信的完美結合……”

隨著解說聲,那男人打開了玻璃盒子,並將一端對準了病人的左耳。

起初,我因為玻璃盒子是空的,但很快就發現,裏麵有一條透明的東西正在蠕動,並緩慢地向著病人的耳朵裏爬去。

鏡頭拉近之後,我看清了,那是一條四寸長的百足蜈蚣。

我們平日所見的武功都是黃色、褐色、黑色、金色,三年以上的公蜈蚣則是身體紅色、背甲黑色,看上去異常凶悍,殺氣騰騰。

“這是經過特殊飼養的品種,因其發端來自於印度北方邦的天竺遺址,所以國際上約定俗成,把它稱為‘天竺蜈蚣’。根據我們的研究,這是地球上智商最高的一種蜈蚣,其身體機能、進食習慣十分獨特,在普通生物進食、消化、排泄的三大步驟之外,又多了一個被稱為‘腦部反芻’的過程。這是‘食腦之術’的關鍵,我們此前試驗過超過一千種對人類腦部感興趣的昆蟲,但隻有天竺蜈蚣做到了完美攝入、完美反芻、完美輸出的循環過程。於是,我要闡述的意見或者結論就是——天竺蜈蚣不是簡單的昆蟲,而是接受過神秘力量的啟迪後產生了巨大思想性的蜈蚣,不可多得,珍貴無比。”那解說員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