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要錢不要命的江湖人(1)(2 / 2)

濟南是塊寶地,但地裏的“寶”跟外地人無關。外地人過來盜墓,明顯就是壓山頭、搶地盤來了。按照江湖規矩,抓到那類人,輕則剁手跺腳,重則就地活埋。眼前這民俗專家被十萬塊晃花了眼,還傻嗬嗬等著盜墓賊們得手,恐怕真的是嫌自己命長了。

要知道,金銀財寶動人心,盜墓行裏無父子。

盜墓賊心狠手辣,即使是同伴、父子、兄弟、翁婿、連襟之間,都會在大件、大夥、大器出土的時候,瞬間失去理智,殺人越貨,獨吞寶藏。

民俗專家收了對方的十萬封口費,很可能最後就“有命拿、沒命花”。

“快說快說,你他媽快說!”當時就有七八個人連聲催促,“說重點的,說重點的!”

於是,民俗專家一句話說到最重點的:“盜墓賊全死了,被鬼吃了。”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但隨即就有膽大的人叫起來:“哪裏來的鬼?老張,是你心裏有鬼吧?”

這民俗專家的確姓張,單字名運,上幾輩與坐鎮濟南府的大草包張宗昌有同宗之誼。再向曆史上追溯,他家與兩宋名將張叔業是本家,也算是武將之後。

一直以來,他被業界的後輩們尊稱為“張爺”,但這畫舫上全都是大佬中的大佬、老人中的老人,所以,稱他為“老張”是很自然的事。

張運苦笑著辯解:“各位爺叔大佬們,我細說,你們嫌我慢;我快說,你們又質疑我的人品。別逼我了,再逼我,我直接跳到湖裏喂王八,這件無頭懸案就到此為止算了。”

於是,各路大佬隻好重沏了新茶,各自把著南泥小壺自酌,耐心地聽張運說下去。

簡單來說,以下的事情分為三個重點部分,我不再援引張運的原話,而是概括於下:

第一部分,西安盜墓賊按照預先勘察好的路線打通了盜洞,並且將紅外線攝像機沉下去,先行打探,確信已經找到了一個古代墓室。姑且不管那是不是閔子騫墓,他們百分之百確定,那是一個古墓的主室。

第二部分,張運在暗處偷瞧著,親眼目睹盜墓賊下去盜寶。他手裏攥著手機,就等盜墓賊帶著玉簡出來,馬上打電話報警。他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既要為國求寶揚名天下,又要拿到政府的大筆獎金,務求名利雙收。作為民俗專家,他的生活水平非常一般,連小康、中上都算不得,年過半百,仍然隻是個窮知識分子。所以,天賜良機,他必須抓住。

第三部分,盜墓賊沒再上來,一直到了雞叫三遍,天色將明,那盜洞裏也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一個鬼爬上來。張運大著膽子過去,拽著拴攝像機的繩子,把那台日本進口的微型攝像機提上來。他看了攝像機裏的內容,所有盜墓賊下到墓室裏之後,四下散開,尋找寶藏,但隻過了半小時,所有人就慌亂地跑回來,爭搶繩索,向外攀爬。可是,盜洞極細,一次隻能容一個人向上爬。為了逃命,所有人拔刀火拚起來,血肉橫飛,慘烈之極。攝像機拍到,一個巨大的黑影飛速靠近,將墓室裏活著的、死了的、半死的人全都卷走了。張運判斷,除了鬼、怪獸之外,任何人力都不可能做到那一點。

世界上不可能有鬼——這是唯物主義者斬釘截鐵的定論。

世界上會不會有鬼?可能有吧,人類對於不知道的事隻強調“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實就是一種鴕鳥心理,把頭埋在沙坑裏,在心裏大叫“你看不見我你看不見我”,其實自己的身體全隊在外麵露著——這是聰明人的想法。

世界上有鬼,也有更多未知的東西。可見和不可見的,可知和不可知的,共同組成了我們身外的這個世界——這是奇術師的回答。

但凡是有點分辨能力的人,都知道第三種回答是最正確的。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們未見、未知、未識的,並不代表沒有,也不代表不會發生。

畫舫之會的內容是被一個瀕死的大佬傳出來的,他告訴了自己的小妾,小妾又告訴了自己的情人,情人在酒桌上喝大了,又告訴了作家協會的幾個三流作家,此事遂被添油加醋,一路流傳開來。

傳歸傳,大家都隻當是故事來聽,從沒有人像我一樣,在種種離奇的際遇之下,把各種不可能、不可信、不可知之事全都串連起來綜合分析,最終得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結論——“地底有龍,龍活著,盜墓賊誤入龍穴,遭到屠殺。”

既然有這樣的結論,跟著就有一個巨大的難題橫亙在我和連城璧麵前——如果龍也出現在等高線密集的溝壑裏,那麼誰也不可能有命進入鏡室,那條龍就是鏡室天然的捍衛者。

當然,龍是什麼,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