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巨魚(3)(1 / 3)

“你,出來,就是你——”帶血的刀尖突然伸到了我的眼前,刺鼻的血腥氣讓我胸口翻騰,幾乎要張口嘔吐出來。

我一驚,因為按照跪地者的排列順序,至少在二十人之後才會輪到我。

兩名士兵走過來,架起我的胳膊,把我拖到神座麵前。

我沒有跪下,而是挺胸而立,直麵那驕橫的劊子手。

“我不能死,還不到死的時候,還有那麼多事等著我去做……死在這裏毫無價值……”我的腦子高速運轉,尋找對策。

“這條魚的秘密究竟是什麼?”那軍官殺人殺得累了,刀尖點地,雙手按著刀柄,稍作休息。

我當然不知道巨魚的秘密,但在我的記憶中,全國各地都沒有這樣一座“魚神廟”,三丈長的魚像更是聞所未聞。

“你不知道?”他又問,“那麼,大汗的秘密呢?你知道不知道?大汗是草原上的大英雄,他的鐵騎橫掃北方,讓你們的祖先過上了幸福團結的日子。你作為他的子民,難道不知道他死後去了哪裏?”

我把所有的關鍵詞聯係在一起,立刻明白,他說的“大汗”指的正是蒙古草原上那位開天辟地的大英雄鐵木真。

鐵木真統一草原後,被蒙人稱為“成吉思汗”,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王霸業,麾下大軍一度橫掃了半個歐洲,將中國版圖擴展至前所未有的地步。

這樣一位偉人,其葬身之地卻成了一個永不可解的謎題,即所有資料中刊載的“成吉思汗水下王陵之謎”。據盜墓界的高手傳言,成吉思汗陵是建築學上難度最高的“水中之墓”,其構造原理來自於“沉沒之城”亞特蘭蒂斯,借助於水體自身的內壓構造完成,一旦築成,再難打開,被稱為“永固的墓葬”。

我太久的沉默激怒了那軍官,他眼中再度射出了獸性的光芒:“你敢像他們一樣抗拒帝國的權威?”

“我知道。”我隻說了三個字,就化解了那軍官的騰騰殺氣。

所有垂頭而坐的僧人同時抬頭,既震驚又鄙夷的目光聚焦在我身上。

我走向神座,在它的右下角找到了一行銘文。

蒙古建國之初,崇尚學習漢人文化,所以那銘文用漢、蒙兩種文字寫成——“水窮龍起,水滿龍匿,魚躍龍門,未可期也。”

我仰望巨魚,咀嚼“魚躍龍門”的句子,忽然覺得心竅大開。

魚與龍的變化豈不正是動物間邊界瞬間融合的例子?魚一生都想躍過龍門,因為那一躍將改變它的生命形態,由隻能水中潛泳的低等生物變為能飛騰、能泅渡、能變化、能衝天的龍族。

為了這一躍,每年都有數不清的魚趕赴龍門,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跳躍。

建造神廟的人留下這樣一條巨魚,豈非正是警告世人,絕對不可自暴自棄,要始終抱有“龍門一躍”的理想與希望?

佛祖留下的經文與思想都是激進而積極的,可惜後世僧侶隻懂得在晨鍾暮鼓中研讀經文,完全忽視了經文裏那些光輝燦爛的思想,隻是讀死經、死讀經,一代一代曲解經書的意義,自己可悲,並將這種可悲傳遞給了下一代。

“告訴我,它在哪裏?”那軍官拎著帶血的戰刀跟上來。

“就在那裏麵。”我指著巨魚。

“那裏麵?”軍官狐疑起來。

的確,我感覺到了,建造神廟的人把巨魚放上神座,正是為了將來有一天人們能打破神座,掀翻寺廟,解放跪著的膝蓋,重新回到人類的立場上來思考人生。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說的正是這樣一種睿智的思想。

那軍官看看我,再看看神座,半信半疑地齜牙一笑:“你解釋一下,為什麼在這裏?”

我輕輕搖頭:“隻要打開它,你就能得到想要的。”

軍官立刻揮手,兩名士兵跑上來。

“去,炸開它。”軍官吩咐。

當初鑄造巨魚之時,一定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集數萬人、數代人的智慧,才將它塑造得如此輝煌壯麗。現在毀去,實在是可惜。不過,在我的第六感中,它正在冥冥之中提示我,毀掉它,將會給今日的災難劃上一個休止符。